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给我们的启迪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新加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以及相对新加坡,目前国内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新加坡安全管理;经验;借鉴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工程周期的紧迫性、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施工工艺的粗放性、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和劳动力的密集性,决定了当前建筑行业仍然是一个高风险、多事故的行业。尤其在国内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时期尤为突显。最近几年,虽然本市安全生产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基本受控,生产安全事故逐年呈下降态势,但是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不断的承接施工。如何从根本上把握安全生产,控制或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大的或有严重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等等,就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这次有幸组团赴新加坡建设工程市区线一期902标及二期920标施工现场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的内容涵盖了新加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基本做法及经验等。通过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触深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加坡安全生产管理力量每个标段均有1名安全经理、3名安全官、6名以上的安全员及2名环境监督保护人员,分包的安全员还不包含在其中,这样总包与分包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在一起将可能超过20名。现场有了如此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势必要做到每个作业区域,甚至每个作业点均有安全管理人员旁站监督。当我们走进施工现场,均可以看到带有明显标识的安全员在现场不停的实施监督,同时,项经部在管理方面,要求凡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均要佩戴蓝颜色的安全帽,这样但凡是业主或是公司检查,进入施工现场,只要看见有人穿戴蓝颜色的安全帽,便可以知晓现场是否有安全员,反之则相反,如果没有,便可以马上通知第1页共7页现场的安全经理,要求加强现场安全人员监控。1.每日生产安全碰头会每天下午1点钟,项经部要组织召开一个小型的安全生产碰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为项经部生产经理、安全经理及各分包现场负责人,主要内容为对当日的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布置及汇总,同时对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讲评,不足的地方及时整改。2.外部安全技能培训新加坡人口大约有468万,人口较少,国土面积狭小,为一个城市国家,因此在工程建设方面暴露出来的一个显著问题便为劳动力不足,本国的工人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大多从事管理工作,因此新加坡的主要劳动力均来自邻国,诸如泰国、印尼、孟加拉等国,这些国家均为劳动力输出国家,而这些外来工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一目了然,大多为文化知识不足、岗位技能相对匮乏,为此政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凡是想在新加坡从事工作的务工人员,均要通过培训,获得相应技能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经考试合格后签发合格证书,培训的单位也是由政府出资办理的,由政府出资,参加的人员一律免费,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是多么的重视安全技能培训;同时各企业单位在招收这些人员前,也要严格审查这些相关技能岗位证书,诸如急救员、电焊工、吊车督工、司索工等,没有证书一律不得录用上岗。3.内部安全培训外来人员经企业录用后依旧不得马上上岗工作,首先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及现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培训完毕后项经部会每人发放一个小的彩色标签,张贴在安全帽一侧,以示通过内部安全培训,具备上岗资格。项经部在每个礼拜二和礼拜四共设两次内部安全培训,也就是说,如果工人是礼拜五进场的,他也必须等到下个礼拜二进行了安全培训、获得了标签才能上岗。这就好比是在驾校学车,驾校考试通过获得驾驶证只是初步具备了合法开车上路的资格,但是要真正掌握开车技巧、积累开车经验还是要在日常的开车过程中慢慢逐步积累,因此内部安全培第2页共7页训相当重要。4.p.p.e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制度所谓”p.p.e”翻译过来便是个人防护用品,具体分为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鞋,即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均要满足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