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大作业决策与计划我的未来一、前言:大学时光转瞬而逝,再过一年多我就要本科毕业了。面对未来,存在很多遐想,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一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我要对自己的毕业去向做好决策,做一个准备充分的人。二、分析方向:我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的出路主要有几条:就业,考研,出国留学,报考国家公务员,自主创业。1、就业,目前大部分本科毕业生还是选择毕业后立即找工作。200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10万,据统计,去年全国超过710应届和往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就业压力骤然增大,各大招聘会人头攒动,简历漫天飞。本科生就业可以为家庭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就业面比较广。据调查,在北京工作的近3年毕业的高校学生,目前薪酬主要集中在3000元/月左右,比例达到48.16%;其次目前薪酬是在5000元/月左右,人数比例达到17.05%。目前薪酬处于3000至5000元/月的比例达到65.2%之多,。可见,目前我国优秀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的薪酬水平基本能达到3000至5000元/月。在北京基本可以维持生活。但本科生就业同时面临很大的挑战,与研究生同台竞争给本科生带来很大压力,研究生不仅在学历上比本科生有优势,他们比本科生有着更加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在就业上,本科生很难与之竞争。本科生注重的是对每个专业的基础教育,而研究生则更侧重于专业教育,让你能在某一个领域里面走的更远、看的更清,更进一步感受到专业的魅力,进而更易出成果。而且最近几年,专科类技能人才的就业情况有赶超比本科生的趋势。技术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比本科生更强,心态好,心理定位低,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思路广阔,专业素质比较高,理论性更强,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够学以致用,待遇方面要求过高。这使得很多用人单位接收的技校学生多于本科生。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或报考国家公务员。2、考研,2010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临近,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人数纪录,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3倍。以下为98年以来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人数和比例都有了显著的增加。重视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时代,这个国家给予知识分子很高的待遇。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不少企事业单位也十分重视网罗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迫于就业压力而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态,他们普遍认为,拥有国家承认的高学历也就意味着拥有了优于别人的竞争资本。本科生毕业考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学历似乎是得到更好工作的保障。无疑,研究生比本科生再就业上更有竞争力,基本待遇也能高很多;(2)本科毕业没找到工作,继续上学乃权宜之计,许多人考研也是无奈之举;(3)身边人大多都是研究生了,不考研似乎落后了,随波逐流;(4)喜欢学术研究,希望能继续留在校园搞研究,考研是为了能够继续深造,继而留校做老师或做科研。但是考研同样竞争激烈,140多万人同上考场,许多人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读研,而盲目的考研。3、出国留学,出国深造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种选择,许多人更是在本科期间就出国了的。出国留学不仅能够学到外国先进的知识,还能够增长自己的阅历。有些人会借此机会留在国外生活。西方经济发达,生活优裕,中国学生在国外努力深造,往往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回国后能够被国家重视,展现自己的才能,留在国外也同样会被接受,各国都希望掌握优秀的人才。但是出国留学花费很高,从开始准备各类考试到向外国大学发出申请,这就要花费大量金钱,一次GRE考试就要1000多元,还没有去国外就要花很多钱。国外大学的学费往往很高,一般家庭是不能够承受的。4、报考国家公务员,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不久,2010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4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95: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公务员考试竞争激励可见一斑。今年,金融危机影响着全球,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