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工作并指挥别人工作的人。组织的特性:任何组织都有明确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组织都发育出一种系统性结构。组织也可表述为:具有明确目的、由人组成的和具有系统性结构的实体。管理者与操作者管理者(Managers):是在组织中工作并指挥别人工作的人。作为管理者一定有下属。操作者(Operatives):是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操作者没有下属。什么是管理与管理者的工作1.什么是管理?管理(Management):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组织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发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的统一性a)效率(Efficiency):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在既定输入条件下,输出越大,效率越高。在管理中输入的是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提高效率意味着对稀缺性资源的有效利用。b)效果(Effectiveness):指管理活动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所达到的结果。2.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的工作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具体做什么?存在两种基本理论:管理职能理论;管理者角色理论。a)管理职能(Managementfunctions)理论:从管理过程的角度表述管理者是做什么的。许多管理学者对此有自己的看法。b)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roles)理论:60年代末期,亨利·明茨伯格提出。从管理者在管理中充当的角色来表述管理者是做什么的。斯蒂芬·P·罗宾斯的关于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5.管理者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管理层次、同的组织类型、同的组织规模、同国度的组织早期的管理实践与思想(——19世纪末)亚当•斯密(AdamSmith)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著作中提出,劳动分工(DivisionofLabor)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光辉论断。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前半期四大流派:1.科学管理学派奠基人:美国的泰罗(F.W.Taylor)----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代表作: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2.一般行政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代表作: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明确提出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代表人物: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axWeber)----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3.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s)管理学派早期的倡导者(Earlyadvocates)①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他认为关心雇员既能为管理当局带来高利润,同时又能减轻人们的痛苦。②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Munsterberg)---《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开创了工业心理学领域,研究如何使生产率和个人心理调适达到最大。③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ParkerFollett)--认为管理者的任务是调和与协调群体的努力,管理者和工人应将他们看作是共同群体的一部分。④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Barnard)--《经理的职能》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要提高效率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从而将古典管理观点与人力资源联系起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EltonMayo1880-1949)霍桑试验:第1阶段:变换照明条件试验(1924—1927)——照明强度增加或减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增加。只有当光线降到月光水平时,试验组的产量才降低。——结论:(1)工场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一项微不足道的因素(2)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测量,即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试验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如改进材料供应方法、增加工间休息、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实行团体计件工资制等,在工作时间内大家可以互相自由交谈,产量上升。取消了这些条件之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上。结论: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