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党山镇长沙中心小学名师培养制度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和人本理念为指导,创造教师发展最优化的空间,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具有教育潜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人才,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工作的价值和尊严,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综合素质一流的名师队伍,从而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坚实的师资基础。二、培养目标1.品牌教师类型:A、区级名师、孝感市教坛新秀B、镇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C、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2.品牌教师培养周期:每2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培养目标:(镇)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区级名师4—2—2人3.品牌教师内涵:通过培养,使培养对象树立较高的职业理想和专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教改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有开阔的科学文化视野,有扎实合理的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设计、上课和评课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成长,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具体措施(一)确定培养对象1.采取自荐和年级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培养对象;2.根据培养对象的现有条件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建立培养梯队人才档案;一级培养梯队:区级名师、孝感市教坛新秀1-2人二级培养梯队:镇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3—4人三级培养梯队:校各学科骨干教师6—8人左右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3.培养对象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二)实施培养步骤1.每学期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中,列入品牌教师培养内容,确定培训计划;2.培训措施及要求:区级名师、孝感市教坛新秀:(1)、每学期安排一次最高层级的外出学习、听课活动,三天以上时间。(2)、每学期邀请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定向诊断、业务指导。(3)、每学期开设一堂校级及以上教研课公开课,锤炼上课能力。(4)、每学年阅读5本以上教育专著,撰写一个立项课题,提交一份年会论文或案例、主题征文等。(5)、开设自己的教育博客、微博,经常撰写教育心得,每学期不少于20篇。(6)、凡有上级组织的市级以上重要听课、学习机会、进修、培训机会,优先安排。(7)、优先推荐参加区级各类学会、协作组等组织。镇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1)、每学年安排一次较高层级的外出学习、听课活动,一天以上时间。(2)、每学年邀请区级名师、教研员来校听课诊断、业务指导。(3)、优先推荐参加区级各类业务培训、竞赛、听课活动。(4)、每学期开设一堂校级以上教研公开课,锤炼上课能力。(5)、每学年阅读5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撰写课题、论文、案例、主题征文至少一个。(6)、开设自己的教育博客、微博,经常撰写教育心得,每学期不少于10篇。校各学科骨干教师:(1)、每学期安排一次以上区级学习、听课活动。(2)、每学期开设一堂校级学科教研课,校市区教坛新秀听课评点。(3)、每学年阅读3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积极参与课题立项、论文、案例、主题征文的撰写。(4)、作为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的培养对象。(5)、建议开设自己的教育博客,尝试撰写教育心得,不规定篇数。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说明:第一梯队的培养对象必须为校协作组成员(三)组织保障体系1.成立校级评审组织机构评审组长:黄作庄副组长:鲁建中成员:廖宏伟张丽娟文廖丽萍陈作尧2.组织职责:(1)、遴选梯队培养人选。(2)、收集培养对象活动资料,建立名师培养人才专项档案。(3)、指导实施培养计划,提供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的培养外部环境。(4)、督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