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大学习二次培训讲稿赴浙大学习心得带着对‘563'发展战略的憧憬,我有幸成为管委组织的‘新常态、新作为'专题研修班中的一员,全程参加了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专题研修集课堂讲授、参观见学、交流讨论为一体,多元而充实、紧张而热烈,集中体现了外出学习的‘新常态',使我收获颇多,更决心学以致用奋起新作为。收获之一,感悟“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获息有到浙江大学学习的机会,便一直盼望着去,原因有二:一则浙大是百年名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稳居前列,是高等学府、学术殿堂;二则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近年来更以‘阿里巴巴'为笼头,极具前瞻地发展电子商务,引领互联网时代的物联网风潮之先,成为创新创业的城市典范。到了之后,用发展的眼光看杭州,更感到闻名不如一见,见面更胜闻名,不光电子商务,其他诸如‘以免费西湖破‘门票经济’'、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态经济等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使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老树新花,焕发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杭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军突起,深刻诠释了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以‘电子商务、特色旅游、创意产业'等为显著标志的杭州模式,无不首先求是于杭州的区位与人+文特点,再以创新创业成就之。可以说,是‘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成就了杭州,也应成为值得我们借鉴的核心理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定路子,大胆开拓创新谋发展,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我区‘563'工业倍增计划的实现离开不开求是创新,我双岛街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求是创新。收获之二,认识彼我之间的差距所在。就地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氛围上,从创新创业的全民参与度来说,山东远不及浙江、威海远不及杭州,这固然与南方向有从商经商之传统有直接关系,但也与我们的引导、宣传、政策鼓励不够有很大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差距,近日看到有同事喝一种‘元小爱'品牌的本地产无花果叶茶,有第1页共3页兴上网一搜,输入‘元小爱',管哪个网找不见;输入‘无花果叶茶',仅在淘宝有,京东、当当、天猫、1号店等信用稍高的网站上统统没有。即便是在淘宝上,‘元小爱'品牌的茶也只一种,威海的乳山的绿茶为什么就不能纳入进来,增强集成品牌效应呢。相反,杭州的‘艺福堂',是由大学毕业生自发创业建立的茶品牌,将十大名茶领衔的各类茗茶、养生茶囊括麾下达数百种之多,主张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且消除一切中间环节,专以网售,物美价廉,热销京东、当当、卓越等各大网站,已成为广受认可的知名品牌。窥斑知豹,我们个私民营经济群体的创新意识仍有待提高。二是在经营理念上,同属旅游城市,杭州西湖能以免门票经营,而我们的刘公岛、成山头等景点为什么就不能,免门票的同时,里面的精彩景致可收取适当费用,以让利门票,促进交通、食宿等行业的发展,不是更有账算吗。三是体制机制上,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而我们,从民营化理念到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定位,都还有相当的路要走。就自身而言,通过研修学习,一是逐渐找到了以往工作中没有发现的问题,找到了差距,充分感受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更加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性、重要性。二是认识到借鉴是学习的最好方式,浙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超前,他们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借鉴和模仿浙江发展的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尽量减少走弯路,犯错误。三是感悟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我将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收获之三,找到缩小差距的努力方向。通过学习培训,我有了提高工作绩效的三点打算。一是解放思想求创新。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地方的发展,思想要不断地解放,观念意识要不断地转变、体制机制要不断地创新。在这方面,浙江的干部群众领先我们一大步。第2页共3页双岛街道成立不足三年,在我们的努力下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街道的进一步发展尤须创新支撑,着眼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