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般规定: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特种设备包括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八大类设备。一、吊具吊索施工安全防护1、企业起重作业中除吊钩、钢丝绳外,常用的吊索具还有链条、麻绳(白棕绳)、尼龙绳、吊杠、卸扣等,允许联结的索具有编接或卡接等。2、吊索具管理的通用要求:企业应有吊索具管理制度,主要使用车间有吊索具管理办法或规定;吊索具应有若干个点位集中存放,有专人管理和维修保养,存放点有选用规格与对应载荷的标签(标牌),主要使用人员应熟悉并正确选用;报废或不合格的吊索具不许在现场堆放或使用。3、钢丝绳编接或卡接:编接的长度应>15倍的绳径,且≥300mm,连接强度≥抗拉强度的75%;卡接绳卡间距应≥6倍的绳径,压板应在主绳侧,绳径7~18mm的绳卡为3个、19~27mm的绳卡为4个、28~37mm的绳卡为5个。4、普通麻绳与白棕绳:常用于重量较轻的物件捆绑和吊运。普通麻绳允许拉力P=5d(N)。d为绳径;白棕绳P=7d(N)。使用时不许超载,有断股、割伤、磨损严重应报废。5、尼龙绳:有柔软质轻、耐腐蚀且强度高等优点。尼龙绳允许拉力P=20d(N)。吊运时应远离火源,防止暴晒,棱角物体应垫好,其收缩性大,应防止断裂后回抽伤人。6、链条:链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报废:裂纹;塑性变形,伸长达原长度的5%;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10%。7、应防止吊重在吊运中产生倾覆或滑动,当吊重重心在吊索拴挂点之上时,吊索分肢与水平线的夹角应大于吊重重心与拴挂点边线和水平线相交形成的夹角,否则应将吊索分肢拴挂点移至吊重重心上方(参看下图)。为防止吊重在吊运中产生摇摆或转动,宜采用一根牵引索在地面加以控制。8、吊索应宽松地稳挂于起重机吊钩上(参看下图.d),且应有防止滑出措施(参看下图e),绝对不能挂在钩尖上或插入吊钩的开口处(参看下图.b)。9、吊索具的安全要求:(1)使用新购置的吊索具前应检查其合格证,并试吊,确认安全。(2)吊索的水平夹角应大于45°。(3)作业时必须根据吊物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选用合适的吊索具。(4)使用卡环时,严禁卡环侧向受力,起吊前必须检查封闭销是否拧紧。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的卡环。严禁用焊补方法修复卡环。(5)严禁在吊钩上补焊、打孔。吊钩表面必须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纹。严禁使用危险断面磨损程度达到原尺寸的10%、钩口开口度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转变形超过10%、危险断面或颈部产生塑性变形的吊钩。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报废衬套。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心轴。二、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防护1、塔机非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的区分已安装架设完毕的塔机,不吊重,所有机构停止运动,切断动力电源,并采取防风保护措施,称为非工作状态。塔机处于司机控制之下进行作业,包括吊重运转,空载运转或间歇停机,称为塔机工作状态。2、塔机检验规则的分类(1)型式检验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检验,以证明样品符合指定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一般由生产厂家或国家和地方质量监督机构进行。(2)出厂检验产品交货,用户验收时进行。包括性能试验、安全装置检验、连续作业试验。(3)常规检验用户正常使用时进行,包括每次转移工地。安装后在同一地点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但安全装置每半年进行一次。重大故障修复后也要进行常规检验。常规检验包括性能试验、安全装置检验。3、塔机性能试验内容(GB/T5031)安装拆卸试验、绝缘试验、空载试验、载荷试验(额定载荷、超载25%静载荷、超载10%动载荷试验),操作试验。4、塔机的安全装置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小车变幅断绳保护装置和断轴保护装置,起升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行走限位器,夹轨器,风速仪,吊钩与卷筒防脱绳装置等。5、风速的规定我国标准规定,塔机安装、拆卸、爬升或顶升作业,最大安装高度时风速不大于13m/s,相当于6级风。而从法国引进的F0/23B塔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