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学风建设总结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教风、学风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及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指标。为促进我系教风、学风建设,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一年来,系务会成员各司其职,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解决了教风、学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明确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20XX年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年”号召,认真学习《通知》,全面贯彻落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十条意见》和《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十条意见》,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建立机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形成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管理促教风、学风的运行机制,着实解决了教风、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我系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二、领导到位、明确职责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主任为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要求各领导成员要把抓教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明确各自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强化教风、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具体分工为:教风建设第一责任人为系主任,直接责任人是系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说明一点,截止今天,教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都是我);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为系党总支书记,直接责任人为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三、措施具体1、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管理机制(1)成立由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组成的教风、学风讨论小组,形成由系主任、总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分工负责管第1页共7页理的工作局面。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有关教风、学风建设方面的专题会议,部署并总结教风、学风建设工作。(2)明确听课任务。每学期内,系主任、总支书记听课不得少于12次,副主任、副书记至少10次,教研室、实验室主任不少于8次,任课教师至少6次。各教研室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公开课,开展6次教研室活动。一学期内,所有听课人员所听课程不能重复。(3)规定评课要求、制定评课标准。各教研室举行的公开课,必须进行集体评课,教研室每位到堂听课教师都要对所听课程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出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弥补不足。教师单独听课,必须要有评议,并与被听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进步。2、明确任课教师职责全系任课教师认真按照《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履行在教学工作中的职责,自觉做到:(1)遵守教学纪律,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并进行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认真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育见习、实习。教师上课时,不能接听电话、接待来访人员,严禁整节课播放视屏录像,除特殊情况,55岁以下的教师不能坐着上课。(2)严格管理课堂,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每位任课教师要对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负责,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考勤工作,抓好学生听课纪律,将学生上课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并及时向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或系主任反馈情况,不能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和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对于在上课中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和通报,并将此情况与教师年终考评和绩效分配挂钩。3、建立课堂督查制度由教风、学风第一责任人牵头,各直接责任人、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负责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每天安排一名系领导值班,负责教学日常检查并督第2页共7页促其他人员做好检查工作。根据分工合作、各司其责的原则,系主任、分管教学副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检查专业课课堂教学情况;总支书记、副书记、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检查公共课课堂教学和学生早晚自习情况。每位检查人员对检查情况要做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全系教师及学生,值日系领导对课堂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原因。4、加强学生到课率管理(1)学工部门加强课堂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