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朝阳区委街道工作委员会朝阳区人民政府街道工作办公室[2007]第14期(总第96期)2007年8月31日工作动态----安全社区创建试点街道通过世卫组织评估认证----朝阳社区民间民俗手工艺品大赛异彩纷呈调研摘登----以人为本,从需求入手构建和谐新社区(东湖筹备处)工作动态安全社区创建试点街道通过世卫组织评估认证8月23日,世卫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告知我区:望京、麦子店、亚运村、建外四个街道已通过安全社区认证评估,可以成为国际安全社区。8月25日上午,朝阳区安全社区创建委员会办公室,在麦子店街道二层会议室,召开安全社区认证评估总结会。会上通报了我区四个街道顺利通过世卫组织安全社区认证评估的结果,回顾我区安全社区创建历程,对我区安全社区三次认证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下一步工作。4个街道党政正职领导、主管领导、工作人员及27个创建项目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会议。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在国际上推广的社区建设项目。一个社区从开始创建到认证授旗一般要经过3到4年的时间。目前,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的117个社区被认证为“安全社区”。历史上一些承办奥运会的城市也被认证为安全社区,如希腊的雅典、韩国的首尔等。2004年6月25日,吉林副市长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研讨会上提出:朝阳、东城、西城要在全市率先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我们紧抓全市试点区的机遇,按照安全社区理念和准则,以“人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及安全的权利”为出发点,于2004年10月26日在望京等四个街道启动创建工作。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考察培训,制定了工作计划,出台了创建文件,成立了跨界组织,设立了专项经费,搭建了宣传平台,建立了促进基地,实施了改进计划,参与了国际交流。做到了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制度措施、任务落实、资金保障“五到位”。通过推进“五有一参与”,运用跨界组织、社区诊断、项目运作、持续改进等载体和方式,建立了上下联通、突破条块的社区伤害监测系统,形成了望京“一网三库”、麦子店“三位一体”城市管理保障体系、亚运村老幼安全促进项目、建外SOHO“五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等40多个创建示范项目,探索了条块结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群众受益的有效途径,促进了社区应急管理的制度化,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安全、健康、文化、环境、和谐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得到了中央、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居民群众的认可。今年年初以来,世卫组织分别于4月14日—15日、6月4日—5日、6月23日—26日先后三次组织专家来我区进行安全社区初次评估、专项评估和全面评估,专家们在评估中充分肯定了我区四个街道在安全社区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将部分创建项目列为“世界级”示范项目。当前,我区奥运决战进入冲刺阶段,“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各项赛事正在进行,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下一步,我们要抓紧筹办安全社区命名仪式,并以此为契机,宣传、展示朝阳良好城市形象,进一步掀起我区奥运决战与和谐建设的新高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朝阳社区民间民俗手工艺品大赛异彩纷呈8月29日上午由区街工委、区街办主办的“2007第二届朝阳社区艺术节”社区民间民俗手工艺品大赛在元大都公园塑像广场开幕。街工委、街办三方面着手,使大赛异彩纷呈,为人文奥运建设添彩。1、坚持多样性:手工艺品采取以布贴画、手工编织、剪纸、风筝、雕塑等不同的制作技艺和多种表现形式,展现文化多样性、共通性,促进和谐文化发展。2、坚持群众性:深入宣传、广泛征集,征集千余件作品,全部来自社区居民,既有86岁老人布贴画作品,也有18岁残疾女孩迎奥运剪纸作品,经过居民、社区和街道层层推选,选出了362件优秀作品参赛,反映了社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3、坚持精品性。展品中精品荟萃,设有民间民俗老物件展区、宫廷补绣展区,展品中首批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宫廷补绣等精品,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调研摘登以人为本,从需求入手构建和谐新社区——东湖街道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