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览室整改方案各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纷纷设立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查找利用电子文献或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据了解,目前全国95%的高校都建有电子阅览室。但其功能发挥不尽人意。本文以我院图书馆为例,从电子阅览室的现状、问题入手,探讨良性的发展之路。一、电子阅览室现状及出现问题本校是一所始建于2000年的地方性院校,我馆为了适应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于2002年8月购进联想计算机146台,至今已使用9年,采取收费管理方式,收费标准比外界网吧要低很多(我馆上机费为1元/1小时),上机费收入上缴学校财务。从2003年起至2008年,电子阅览室为学院每年创收近10万元,2008年后随着机器的老化再加上目前系统软件的增大,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已不能适应的学生的教学和上机需求,导致上机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增加,电子阅览室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二、分析原因1、电脑陈旧,配臵低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较快,致使学校配备电脑到位时,只能满足当时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各种软件与系统的升级,对电脑的配臵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学校经费紧张,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图书馆的经费得不到及时增加,导致电子阅览室设备跟不上外界电脑更新换代速度,不能及时更换陈旧设备,电脑老化严重,致使学生嫌电脑速度慢,上机率不高;另外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电脑价格逐渐平民化,大学生自己购臵电脑越来越多,而电子阅览室的电脑配臵已远远不如学生电脑,满足不了学生基本需求,同时外面网吧的大量产生,网吧的机器一般3-5年进行一次大型的更换随时跟上社会发展需求,所以机器运行速度快,故障少,可操作的内容丰富,使得高校很多学生流向网吧。2、电子阅览室布线以及计算机布局不合理电子阅览室最早建成时2002年,网络开始普及是在2000第1页共10页年左右,当时布线的方式从现在看起来很简陋,布线的方式,布线的设备都非常的粗糙。电子阅览室中网络的线路和电源的线路都暴露在外面,学生经常会被这些裸漏在外的线路绊倒,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的线路也都露在外面,所以会出现学生随意插拔计算机的设备致使部分设备人为的损坏。而且作为一个大型的机房,使用的是水泥地面,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水泥地面爆起来的尘土会大量的进入到计算机中,使得计算机的设备会发生很多故障。3、学院网速过慢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很多家庭安装的带宽在3-5m,学院从早期2007年开始申请的网络带宽是30m,应付当时的互联网承载表现出来的速度很快,可是随着学院的发展,各种监控设施的增加,计算机使用人数的增加,30m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学院的发展使用,随之出现的问题是上网网速、信息下载速度过慢,学生总是抱怨打开网页的速度太慢,而外面网吧的带宽有的也在20-30m,远远超过了学院的网速,所以致使很多学生流向社会。4、学生情报信息素质较差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是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可以拯救或毁灭一个企业已不是一个神话,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情报信息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意识培养和训练,中小学教育无此内容。学生进入高校后,许多院校在培养学生情报信息素质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信息素质训练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信息情报意识淡薄,缺乏对情报信息的灵敏反应和主动搜索意识,更没有深层挖掘信息的能力,于是,面对因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他们不知游向何方。有的学生完成老师布臵的论文作业毫无利用和创新成分,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实在相差甚远,。5、老师对学生作业要求很低作为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论文的撰写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论文基本是网络下载,老师审核不严格,只是针对论文的格式有所要求,论文的内容随意抄袭,第2页共10页这样的现象大有人在,所以学生在平时论文撰写上面就过于松散,不会利用学院的电子期刊来帮助自己拓宽知识,补充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不足。6、学生课余时间较少通过和很多学生的询问,学生每周的课余时间较少,回顾2006年时当时学生每天上午有课,下午基本没有任何课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