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SH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绪论目前,各国政府、雇主及员工都己认识到在组织1内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降低危害和风险,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导则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其根据是国际认可的由国际劳工组织的政府、雇主及员工三方代表确定的原则。这种三方性工作方法为各类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奠定了坚实、灵活和合理的基础。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自愿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它体现了国际劳工组织在保护工人安全、健康方面的价值观和手段。本导则可供所有从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人员使用。导则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打算代替各国的法律、法规、规章或标准。导则的使用并不要求组织必须通过认证。雇主有责任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就是完成其职责的一个有效方法。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导则有助于主管机构和组织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1.目的1.1.本导则旨在保护工人免遭各种伤害,消除各类与工作有关的伤害、不健康、疾病、事件和死亡。1.2.为国家所采用时,本导则应该:(a)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建立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框架;(b)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提供指导,以更好地贯彻法规及标准要求,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c)为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导则和特制导则提供指导,以满足不同规模和活动类型的组织的实际需求。1.3.为组织所采用时,本导则旨在:(a)指导组织将OSH管理体系要素作为总体方针管理计划的一部分,融入组织全面管理;(b)鼓励组织内全体员工,尤其是雇主、业主、管理人员、员工及其代表,用适当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与方法,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2.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框架2.1.国家政策2.1.1.国家应指定一个或几个主管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定期评审关于组织建立和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政策,负责与最代表雇主和员工利益的组织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协商。2.1.2.在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政策中应确定一些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目的是:(a)促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其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之中;(b)促进并改善国家和组织为系统地认同、计划、实施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活动而采用的相应自愿实施方案;(c)促进组织内员工及其代表的参与;(d)避免不必要的官僚行为、行政干预与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e)促进劳动监察机构、职业安全健康服务机构及其它服务机构为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提供协作与支持,并将这些机构的活动纳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总体框架中;(f)定期评价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政策和框架的有效性;(g)通过合适的方法评价并对外界公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实施工作的有效性;(h)确保组织的各项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不仅适用于内部员工,也同样适用于组织的承包方和其员工包括直接雇用的临时工。2.1.3.为确保实施计划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主管机构应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框架,以便:(a)明确实施此项国家政策时各类机构的作用与职责,并做出合理安排,确保各机构协调合作;(b)发布并定期评审关于组织自愿参与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国家导则;(c)如可行,制定标准来选择主管机构并授权其负责制定和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特制导则;(d)确保本导则可为雇主、员工及其代表获取,以便他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2.1.4.主管机构应做出安排并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以便劳动监察机构、职业安全健康服务机构以及其它与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各类机构,包括医疗保健机构等积极鼓励和帮助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2.国家导则2.2.1.自愿申请实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导则应以第三章介绍的模式为基础,并结合该国的具体条件和实践经验进一步细化。2.2.2.国际劳工组织导则、国家导则和特制导则之间应保持一致,并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组织直接或有选择地采用。2.3.特制导则2.3.1.特制导则在反映国际劳工组织导则的总体目标的同时,应包括国家导则的一般要素,同时还应考虑到各组织或组织集团的具体条件及需求,尤其应考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