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项目现状分析2、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6、冬、雨季施工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7、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8、资源配置计划9、施工总平面布置1、项目现状分析1.1工程概况西秀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约98余万人。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城至今,迄今也已达六百余年。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相部腹地,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以西90公里。是地级安顺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扼锁滇黔"之称,历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本工程位于西秀区境内大西桥镇,本次施工的河道堤防工程总长为5004M(其中:鲍屯乡河段堤防长1522M;鲍屯西拢寨河段堤防长1544M;九溪河段堤防长438M;云峰河段堤防长1500M),项目施工区附近有乡村公路通过。1.1.1项目各段简述(1)鲍屯乡河段(新建堤防长1522M):紧邻贵昆铁路三铺至鲍家屯西南侧,河道平均宽度5-10米,水深0.5-1米,上游段在鲍屯碾坊处,下游段在小果园,项目施工点附近有乡村公路通过,有三座交通桥,施工用电可在下游段的小果园解决,弃渣场距施工地点2.5公里左右的新寨村。(2)鲍屯西拢寨河段(新建堤防长1544M):起始地点位于大洞坡龙井出水口,终点位于羊昌河汇流处,河道平均宽度1.5-2.5米,水深0.5米,西拢寨上段(龙井出水口至西拢寨)沿河有乡村公路通过,下段(西拢寨至汇流处)无道路通行,河道两侧均为稻田,施工用电可在西拢寨变压器处解决,弃渣场为鲍屯段弃渣场,距施工地点1.5公里左右。(3)九溪河段(新建堤防长438M):起始地点位于九溪坝拦河滚水坝,终点位于九溪桥,河道平均宽度30-40米,水深0.5-1.5米,沿河左侧有乡村公路,施工用电可接九溪坝村口变压器,弃渣场距施工地点1公里左右。(4)云峰河段(新建堤防长1500M):分为云峰乡政府段、小红山至公路桥抽水房段、雷屯至下寨段,起始地点位于云峰乡政府,终点位于下寨,施工地点距弃渣场运距2公里左右。其中云峰乡政府河段至小红山河段有乡村公路通过,河堤已建,河道平均宽4米-8米,水深1-2米,施工用电科接云峰乡政府所在地的变压器;雷屯河段至竹林河段两侧均为农田无道路通行,而且淤积严重,河道平均宽2-4米,水深0.3米-0.5米。1.2工程主要施工内容1.2.1鲍屯段:本段以清淤为主,清淤对象为河道淤泥、土石、杂草、及生活垃圾;局部原有河堤垮塌处进行修补,修补长约900-1100米,新建便民道路约700-900米。1.2.2西拢寨段:本段主要施工内容为清淤约1400-1700米,河道扩宽及新建防洪堤约2800-3200米。1.2.3九溪段:本段河道清淤约400-500米,淤积不严重,只在河道左侧新建河堤400-500米。1.2.4云峰段:本段为新建河堤及清淤,清淤对象为河道淤泥、土石、杂草及生活垃圾。其中云峰乡政府河段至小红山河段新建300米左右的河堤,对已建河堤的修补、加固以及河床清淤工程;雷屯河段至竹林河段新建河堤为主,而且淤积严重,清淤也是本段的主要施工内容。1.3项目现状分析1.3.1我单位对项目建设所在地实地踏勘后认为:实施项目的地段,常年受到洪水的危险,河两岸边坡多处出现冲刷和垮塌,而且有加剧形成塌方和沉陷的危险,为了确保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解决当地老百姓生命财产不受洪水威胁,美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1.3.2通过对现场踏勘,云峰河段(雷屯河段至竹林河段)两侧均为农田,无道路通行,而且淤积严重,河道平均宽2-4米,水深0.3米-0.5米,由于雷屯河段至竹林河段两侧均是农田无道路通过,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没有道路,本段施工设备、砂、石、水泥等材料现状不能进入施工场地,而且施工现场开挖的弃渣不能运出现场,特别是本段是淤积严重地段不解决上述问题,工程无法积极有效的进行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1.3.3施工外部环境:部份施工地段周边环境复杂,人员和住房较为密集,特别是部份当地居民的砖混房屋紧邻施工区域,这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同时给施工带来困难和不便,工程施工用地(防洪堤、弃渣场、临时便道等)协调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