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增加测定次数)。2、由于蒸馏水不纯引起的系统误差属于(试剂)误差,可用(空白实验)来校正。3、国家标准规定的实验室用水分为(三)级。4、我国化学试剂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和实验室试剂。5、配制酸或碱溶液时不允许在(细口瓶)和量筒中进行。6、测定值与真值之差称为(误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7、系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随机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8、滴定管刻度不准和试剂不纯都会产生(系统误差),滴定时溶液溅出引起的误差是(过失误差)。9、某样品三次分析结果是:54.37%,54.41%,54.44%,其含量的平均值为(54.41%),相对平均偏差为(0.04%)。10、碘溶液应将碘溶于较浓的(碘化钾)水溶液中,才可稀释。11、NaOH标准溶液可用基准物(草酸)或(苯二甲酸氢钾)来标定。12、滴定的终点和等量点不一致时,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滴定误差)。13、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与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时,电离度(越小)。14、酸碱指示济本身都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15、常温下,0.01mol/L盐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OH-」(1×10-12)。16、在滴定分析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17、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来表示。18、配位滴定时,溶液的PH(越大)则EDTA的配位能力越强。19、在弱酸或弱碱溶液中,PH或POH之和等于(14)。20、直接碘量法是利用(I2)作标准溶液,可测定一些(还原性)物质。21、沉淀称量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化合物)从试样中分离出来。22、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共沉淀)和(后沉淀)现象。23、沉淀的同离子效应是指(增大)构晶离子的浓度,从而(减小)沉淀溶解度的现象。24、弱酸的电离常数Ka与酸的(浓度)无关,只随(温度)变化。25、某溶液的PH=0.0,它的「H+」=(1.0)mol/L。26、醋酸溶液稀释后,电离度会(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少)。27、玻璃量器的校正方法有(衡量)法和(容量比较)法。28、所有仪器设备应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及国家计量标准的(精度)要求。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应达(100%)。29、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不准使用。30、A级移液管一般采用(衡量)法校准。31、在玻璃量器的校正方法中,量器的容积计算公式为(V=W/R)。32、玻璃器皿的玻璃分为(硬质)玻璃和(软质)玻璃两种。烧杯由(硬质)玻璃制成,量筒由(软质)玻璃制成。33、天平、滴定管等计量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计量鉴定)后才能使用。34、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0.01)g,工业天平的分度值为(0.001)g,分析天平的分度值为(0.0001)g。35、分析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一种称量用的精密仪器。36、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37、能斯特方程表示的是(电极电位)与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38、利用物质的(电学)及(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39、库仑分析是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进行分析的,它的理论依据是(法拉第定律)。40、吸光度A和透光度T的关系是A=(--lgT)。4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到(760)nm。42、如果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光)。43、气相色谱法是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44、气固色谱法是用固体作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45、固定相是在(色谱柱内)不移动的、起分离作用的物质。(中)46、固定液是固定相的组成部分,是涂渍在(载体表面)上起分离作用的物质,在操作温度下不易挥发的液体。(中)47、保留时间是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用tR表示。(中)48、归一化法是试样中(全部组分)都显示出色谱峰时,测量的全部峰值经相应的校正因子校准并归一后,计算每个组分的百分含量的方法。(中)49、内标法在已知量的试样中加入能与所有组分完全分离的(已知量)的内标物质,用相应的校正困子校准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