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县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主要目标通过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丰富乡村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带动乡村重点旅游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文化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三年任务。三、重点任务(一)加大文化扶贫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省文旅厅项目,为20个贫困村配置文化活动设备资金(每村2万元),为1个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数字文化设备改造提升及数字化服务工作(乡镇5万元、村2.5万元)。开展送戏曲进乡村活动,按照每场补助资金5000元的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戏曲演出100场次,年内组织开展文艺演出30场次。(二)提高非遗扶贫工作成效。进一步排摸全县各类非遗资源,抓好国家级、省级非遗扶贫工坊建设,认定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加各类非遗产品展销活动,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与文创企业及经销商的对接洽谈,引导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入本地景区景点展销,为非遗产品打开销路。年内,建成非遗工坊1个,开展各类展销活动5场次。(三)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争取中央、省级乡村旅游专项补助资金,实施上肖镇凤山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加大北石窟驿后续开发建设力度,提高核心第1页共3页竞争力,提升运营水平,争创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引领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加快旅游扶贫村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北石窟驿、潜夫山森林公园的游客接待、停车、环卫、通讯等基础条件,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提高贫困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年内,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000万元,完成屯字镇闫沟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四)开展文化旅游扶贫培训。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依托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举办不同层级的文化旅游扶贫骨干培训,对县、乡分管领导和扶贫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以及民间工艺品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人员进行轮训。积极向上衔接,争取旅游专家团队到我县开展文化旅游扶贫重点培训。年内,举办各类培训3期,培训乡村旅游实用人才100人。(五)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按照《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继续组织实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实现与国家应急广播平台有效对接,形成统一联动、可管可控、平战结合、安全可靠的全县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和资源调度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大喇叭工程在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完善设施,做好维护运营,全面提升群众知晓率。年内,完成2019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验收工作。(六)深化东西部旅游扶贫协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紧盯文化旅游扶贫工作导向,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强与XX省的协调对接,把帮扶资金和项目向深度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协作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年内,力争对口帮扶资金5万元。(七)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计划,组织文旅系统干部职工做好郭原乡王咀村、孟坝镇醴坳村、开边镇解放村、马渠镇花岔村、新城镇东庄村和郭沟圈村、新集镇段掌村和高崖畔村、庙渠镇六十坪村的驻村及帮扶工作,制第2页共3页定符合村户发展实际的“一户一策”方案,确保未脱贫村优先发展,未脱贫户稳定脱贫,已脱贫村户实现产业发展、收入稳定。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项目带贫力度。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文化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