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XX县区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方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循环经济)工作方案前言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是当前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是促进工业变大变强的战略举措。当前,**正处在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根本途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创建以绿色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引领、带动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陕政办发"2010"16号、陕工信发"2010"63号文件,结合**及高XX县区实际,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循环经济)工作方案》。第一章创建示范基地的条件分析一、**高XX县区概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市16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江北XX县区。规划范围东至刘家沟、大桥北路至阳安铁路与襄渝铁路的交汇处;南至**大道、316国道;西以冉家河为界;北到总体规划确定的快速北环线。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申报建设省级高XX县区为载体,实施二次创业,促进工业园区全面转型升级,明确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1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在陕西**工业园区基础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省级高XX县区的相关政策。止2009年底,工业园区建成2.19平方公里,其中工业1.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6亿元,平整场地第1页共32页76.39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道路7.55公里、16.98万平方米,绿化8.04万平方米。给排水、电力、通讯设施基本建成配套。入园企业67个,总投资46.79亿元,累计完成10.04亿元,建成投产42个,其中工业27个。签约招商合同项目9个,总投资9.9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7亿元。特别是雨润集团、庞大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大大提升了**的对外开放形象和园区的竞争力、影响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省政府在陕南布点的唯一一个高XX县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陕南突破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引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城市新板块。按照省政府的批复意见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建设秦巴特色高XX县区,打造**城市新中心”,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特色服务和生态环保产业,以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为突破,形成园区发展的核心企业,在其周围吸引聚集一大批关联配套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将高XX县区打造成为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特色服务的“四大产业基地”,形成陕、川、渝、鄂交汇区的产业、研发、商务物流“四大中心”,建设成为“一体两翼”核心区、综合城市XX县区和现代科技企业的聚集区。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50亿元、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财政收入20亿元。到2020年,高XX县区拥有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集团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开放型创新集中区。二、示范基地创建条件分析1、示范基地现有基础**高XX县区绿色循环经济主要依托本地的富硒特色资源、秦巴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发展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三大板块:以雨润食品、九龙魔芋、硒源油脂为龙头的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年工业产值达到8.6亿元;以北医大、正大药业、天源植化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年工业产值达到5.4亿元;以天沐公司(硫酸镍循环产业项目)、江华集团、天拓公司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产值15亿元,第2页共32页其中硫酸镍项目一期工程达产后,年工业产值将过百亿,是**工业的“翻身”项目。2.主要条件达标情况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省政府对陕南地区发展的要求,也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加快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09年,省政府批准的《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技术为支撑,打造生物加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建设陕南循环经济产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