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分向施工工艺6.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6.1施工测量6.1.1测量依据(1)业主现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2)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点、高程点;(3)设计图纸提供的各构筑物结构图;(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50026-93);(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6.1.2测量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结构形式,我公司拟配备6人的测量队,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要求,其中主任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员3名,另配备民工3名。测量组织机构框图如下:项目总工程师主任测量工程师桥梁一队测量组建筑队测量组桥梁二队测量组现场施工组6.1.3测量仪器的选择和配备本工程结构物包括桩基、承台、墩柱、盖梁、预制箱梁、主桥拱肋、横梁、系杆、吊杆等,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我公司拟采用日本SOKKA全站仪(SET2C)和瑞士WILDN2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根据我公司组织机构安排、测量组的设置等情况,为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执行,必须配备足够的测量仪器,任何情况下不得因测量而耽误施工进度。我公司拟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以下:测量工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单位数量全站仪SOKKASET2C2秒级台2经纬仪WILDT22秒级台3测距仪WILDN2±1mm台1水准仪WILDN2±1mm台1水准仪SOKKAC40普通台1单棱镜SOKKAAPS12个6三棱镜SOKKAAPS12个2水准尺铟合金钢3m把2钢卷尺30m把4钢卷尺5m把20板尺3m根6塔尺5m根26.1.4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交桩定位永久水准点交桩恢复主线中线测定交叉地面投影测定复测闭合主线桩加密桥位等主要结构物及引桩保护控制桩引桩保护和其他施工单位复核设置控制网点合适位置设置临时水准点复核校正后编制入网记录整理按网放样定位成果交监理审核6.1.5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精度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因此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1)选点、布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图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并应作为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布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可利用工程平面布置图,拟定布网方案。为防止控制点的标桩被破坏,所有布设的点位应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并教育工地上的所有人员注意保护。具体选点时,应根据拟定的布网方案进行现场踏勘,对所选点要求达到通视、稳固,攀登方便等各种条件,控制点布设的密度沿桥梁线形方向每100米一个,但对结构物较复杂,前道工序施工后会影响后道工序通视的地方,应对控制网加密。每个控制点均应能方便地与相邻控制点形成三角网。选点应遵循以下原则:构成三角网的各点,应便于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墩台放样,并使各点之间能互相通视。三角网的各点不可设在可能被河水淹没处、材料存储区、地下水位升降易使之移位处、车辆来往频繁处及地势过低处。所布设的三角网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图形力求简单,平差计算方便。控制点所形成的单三角形内之任一夹角应大于30,小于120。控制点应避开高压线等电磁场的干扰。控制桩标石的制作:所选控制点点位均采用混凝土标石制成,标石制作采用外露式。对场地地势高、通视条件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可采用外露式。其做法如下:基础为20cm厚C20砼浇筑,尺寸为0.60.6米,标石柱身为四棱台形,下部尺寸0.40.4米,顶部尺寸为0.20.2米,顶部中心埋入与测量仪器底部对中孔孔径正好吻合的不锈钢插杆。(2)平面控制测量首先应根据设计和业主提供的座标基桩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以便确定这些基桩的可靠性,如需调整应将调整值书面报监理工程师,并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基桩,对布设的其它桩进行测量。测量主要分为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测量精度严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