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目录1.质量管理制度..................................................12.安全文明管理制度.............................................83.进度管理制度................................................104.投资管理制度................................................115.工作例会制度................................................166.文件传递制度................................................177.设计变更管理制度............................................188.合同管理制度................................................229.现场管理处罚制度............................................2410.工程款支付管理办法..........................................3211.工地临时用电用水管理办法....................................3512.施工现场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7第1页第2页1.质量管理制度本项目采用三级管理,建设单位和管理公司为第一级管理机构,监理单位为第二级管理机构,施工单位及其它参建单位为第三级管理机构。工程质量控制由监理单位具体负责,管理公司将对监理单位提交的质量控制计划、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形成的重要阶段,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就是检查施工阶段所形成的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主要是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单位的作业技术和活动。项目施工阶段的不同环节,其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也不同;根据项目施工的不同时间阶段,可以将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1.1.事前质量控制在项目施工前所进行的质量控制称之为事前控制,其控制的重点是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且应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3页第2页1.1.1.技术准备1、熟悉和审查项目有关资料、图纸、设计文件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在开工前监理单位要做好图纸复查工作,由项目管理公司组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2、监理单位要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并向项目管理公司上报质量控制规划、质量控制细则。1.1.2.物质准备1、监理单位应对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必要时可以对钢结构等施工单位的生产基地进行考察,对正在加工的构件进行抽检,对其委托的实验室进行考察;对永久性生产设备或装置进行检查与验收;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或装置应检查其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2、监理单位应具备必要的质量检测设备、机具及质量控制所需的其它装备。1.1.3.组织准备.第4页第3页1、监理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项目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与质量有关的岗位责任制等。2、监理单位应向管理公司上报其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并建立与质量有关的岗位责任制等。1.1.4.现场准备1、监理单位应加强现场控制网、水准点标桩测量的监制工作;2、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临建搭设和组织设备、材料进场工作;3、监理单位应向管理公司上报拟定的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等。4、施工单位各项准备工作就续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同意开工的意见后,报管理公司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正式开工。1.1.5.第一次工地会议项目开工前,由管理公司联合监理单位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如下:.第5页第4页(1)介绍项目管理机构职能、人员及其分工;(2)介绍项目管理规划主要内容;(3)宣读项目管理交底书;(4)宣布现场各项管理制度;(5)宣布施工现场管理处罚制度:(6)强调各参建单位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文明生产;(7)要求监理单位上报监理规划及例行监理程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予以贯彻执行,并按国家和地方要求做好内业资料的归档、整理。(8)要求监理单位做好施工单位开工前的审查工作,要求监理单位施工监控中做到事前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项目质量满足建设方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选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9)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