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实施意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文件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经市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就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关配套政策提出如下意见:一、转企改制基准日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准日统一定于年6月30日。二、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要按规定做好资产清查和评估等工作。资产变动事项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其中,涉及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事项的,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市委宣传部审查把关。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资产变动事项,应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批。三、人员安置办法(一)提前退休。截止转企改制基准日,其转制前的原在编在岗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含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歌舞剧团可参照皖政办〔〕6号文件执行),职工在转企改制时,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社局调档复核批准,可一次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二)加发补贴。为保证与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其转制前在编在岗职工、转制后5年内退休人员,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皖政〔〕59号)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事业单位办法计发退休费的,加发补贴。(三)身份置换。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编在岗职工原有身份不再保留,由改制后的企业重新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或进入社会自谋职业。四、人员安置费用(一)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安置费用核定、提第1页共4页留与支付1.养老金的核定与支付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原符合国家和省政策规定核发的退休金不变。有正常事业费全额拨款和差额补助的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全额发放。没有正常事业费拨款的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原按国家和省有关事业单位政策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2.养老金的调整与费用提留有正常事业费全额拨款和差额补助的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纳入国家和省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范围。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退休费的差额部分,按每人3万元一次性从净资产中提留退休人员安置费转入社保基金专户,差额部分由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发放,净资产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解决。没有正常事业费的单位,转制前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与事业单位办法增加退休费的差额部分,在净资产允许的前提下,可按每人不超过3万元一次提留退休人员安置费转入到转制单位,用于按企业办法增加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退休费的差额补助。净资产不足的,由原单位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3.提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提留提前退休人员提前退休年限内按规定由原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等费用,一次性提留交社保经办机构。所需资金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其主管部门从自有资金中解决,或由市财政从市国资公司处置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资产变现资金结余中调剂解决。4.医疗保险费提留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应为退休人员(含提前退休人员)补办基本医疗保险,其缴费标准为每年800元,一次性缴纳10年。对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转制事业单位,转制后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继续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事业单位应为退休(含提前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并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具体标准为:每第2页共4页人每年800元,一次性缴纳10年,所需资金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其主管部门从自有资金中解决,或由市财政从市国资公司处置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资产变现资金结余中调剂解决。(二)加发补贴核定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