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案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和燃烧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2、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燃烧与缓慢氧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对爆炸有一个大致印象。能力目标:1、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2、用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是变化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观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是全节的核心。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总结归纳。教学用品:仪器:多媒体课件、酒精灯、火柴、镊子、石棉网、针、常见安全标志挂图。药品:蜡烛、石头、镁带、气球。课堂类型:探究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引入】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两个题目:【播放视频】1、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顺序?2、氧气含量测定所用药品?【学生操作】独立思考,选择答案,回答正确提示为:鼓掌。错了可以重选。1题考查学生观察实验情况,并通过课件提供的动画演示,再现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全过程。便于学生总结有关规律,为后面实验打下良好基础。2题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有目的的暗示了,燃烧要有氧气的支持,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运用已有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为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问】红磷是过量的,为什么燃烧停止了呢?燃烧和氧气有关系吗?【播放视频】用火历史:播放《火的发展》和【学生回答】钟罩里没了氧气红磷才停止燃烧的,所以燃烧要有氧气支持。这两篇文章,可以让学2《火文化》两篇文章。【提问】火怎样引起的呢?【提问】什么又是燃烧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板书】燃烧,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提问】我手中有一张纸,是不是可燃物?那为什么现在没燃烧呢?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播放视频】白磷燃烧在烧杯中注入水,温度计测量水温30度。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再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测量水温95度,再做上面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表格要求内容)【播放视频】正确结论【播放视频】燃烧条件:【板书】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回答】是燃烧引起的。【分组实验】学生们选择石头、蜡烛、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都得到结论:石头点不着,不可以燃烧。【回答】是;因为没点。【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和交流】【填表】【总结】【对比结论】是/否片上白磷水中白磷片上红磷30度接触氧气是否是达着火点否否否是否燃烧否否否95度接触氧气是否是达着火点是是否是否燃烧是否否生扩展知识,使同学们更多了解人类用火历史。通过学生亲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以事实为依据,使学生对燃烧概念的理解更加容易。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争先恐后说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所以课件演示给学生观察。课件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并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对比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对比结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角条件使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记忆更加深刻。32、接触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播放视频】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1、火的危害:观看火灾图片。2、灭火器的使用:了解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范围。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火,可是,有时候火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那我们如何去灭火呢?【板书】灭火方法: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讨论和交流】根据生活常识和观看视频,小组进行讨论,同学发言积极,对不同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例如:油锅着火处理办法盖上锅盖,原理是隔绝空气;酒精灯里的酒精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处理办法立即用湿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