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保障工作专题调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党的教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使人人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提质增效年”活动,今年上半年,行政事业审计科组织力量对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学前教育多元发展,义务教育巩固发展,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的目标得到较好推进。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属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从2000年开始,我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陆续开始,到截止20XX年,我市共撤并中小学552所,其中撤销中小学295所,创建寄宿制学校201所。全市中小学总数由原来的1590所调整为1074所。“十五”末全市共有在校学生31.8万人,其中小学生15.7万人,初中生10.5万人,普通高中生5.6万人。在职教职工21020人。“十五”期间全市教育总投入543648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拨款422592万元,较“九五”期间增长18.22%。“十五”期间在校学生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普通小学为2542元,较“九五”期间增长24.6%;初中生为3105.97元,较“九五”期间增长14.7%;普通高中1917.6元,较“九五”期间增长9.6%;职业高中3312元,较“九五”期间增长5.8%。二、取得的成效第1页共5页我市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及管理使用中,认真落实“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投入责任,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经费,通过合并、改造、置换、扩建、新建等多种途径,积极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结合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加强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建立财务管理事先预算、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的机制,实现对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的动态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全面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完善了《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及其补充规定和各类学校公用经费开支标准及定额比例,学校重大事项经费开支实行申报备案制度。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方面。“十五”期间,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21396人享受了免学杂费,免学杂费18082.76万元,有413367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资金5134.38万元。有12126名学生享受了免除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106万元。在项目建设方面。“十五”期间共安排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设施条件改善项目10个,总投资1200万元;安排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初中建设项目62个,总投资6281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转移支付项目69个,总投资2781万元;安排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12个,总投资360万元;安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扩大内需项目21个,总投资6250万元;安排外资援建项目即新建枣园小学明德教学楼一幢,总投资237万元。这些项目建设的争取实施,使全市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总体上看,我市基本上能够认真执行中央及省上关于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使用的各项政策法规,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基本符合相关规定。财政、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能够按政策规定及时拨付使用教育经费,财务会计资料基本上如实地反映经费管理使用的实际情况,会计核算基本上遵守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的规定。教育收费基本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特别是凉州区教育局实行预算定额管理经费,规范了学校资金管理,提高第2页共5页了资金使用效益。三、存在的问题(一)我市教育经费保障不平衡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保障的不平衡。普遍来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