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喀什河下游灌区位于伊犁河北岸,东起白石墩,西至霍城县惠远乡的沙尔布拉克沟,北与伊宁县、霍城县北山沟灌区相连,南濒伊犁河。2工程规模灌区涉及两县一市,即伊宁县、霍城县和伊宁市。灌区范围包括伊宁市全部,伊宁县的大部分,霍城县惠远乡以及农四师良繁场、66团、70团等单位。灌区东西长90余公里,南北平均宽18.5公里,总面积1468.7平方公里。3主体工程第五标段:人民渠(桩号42+418-43+840)段1.422km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工程。渠道边坡设计为1:1.75,边坡采用C20二级配现浇混凝土板,厚0.10m,底板采用C20现浇砼,厚0.12m,30cm砂砾石垫层防冻层。渠道现浇混凝土板及隔墙均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和C20砼水泥砂浆勾缝。4施工进度计划2011年10年12日至2011年11月20日;总计40日历天。5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灌区为喀什河和伊犁河北山沟诸水系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较平坦,地势东高西低,地面纵坡约1/500-1/2500,海拔高程534-850m之间,河流纵横,水系发育,灌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2)水文喀什河是本灌区的主要水源,属于融雪型河流,喀什河流域面积10225平方公里,河长318公里,根据喀什河渠首上游500米处的托海水文站多年水文观测分析,喀什河多年平均流量在121.6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8.39亿m3。年径流量:丰水年为52.31亿m3,枯水年为27.84亿m3,4-9月径流量为30.8亿m3。洪水期多发生在6-8月间。多年平均含砂量为0.47kg/m3。结冰日期一般从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中旬。(3)气象本灌区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自东至西年降水量337-148mm,年蒸发量1600-2117mm,年均气温8.3-9.9度,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40.4度,再现在1月,无霜期16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2800小时。灌区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21m/s。灌区11月底到12月初大地冻,东部伊宁县最大冻土深度65cm,西部为112cm。降雪一般始于10月底,止于3月底,积雪厚度50-89cm。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霜冻、干热土地和冰雹。(4)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喀什河出山口后河段右岸山前一带,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为北天山西部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内阿吾拉勒复背斜的西端,该复背斜为阿吾拉勒北坡断裂与阿吾拉勒南坡断裂对冲形成以的断褶隆起,走向近东西,其南北边界断裂-阿吾拉勒南坡断裂和阿吾拉勒北坡断裂。均为区域性活动断裂。复背斜以西为伊犁河断陷盆地的东部边缘。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地层内的孔隙潜水,主要受北部平原区地下水、灌溉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总体向最低侵蚀基准面-喀什河排泄。(5)施工条件1)交通条件①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对外交通运输量较大,主要以水泥、钢材、木材、油料为主,项目区距伊宁45km,紧邻伊宁-新源公路,现有三级碎石公路直通伊218国道,交通便利,可满足工程实施要求。②施工场地条件根据场内地形、工程布置特点、建材来源和灌区内现有道路,可充分利用灌区内现有道路和机耕道,经修整完善后就可使用。根据运输总量,将料场至干渠、生活区为主交通线,将现有人民渠6.432km的维修道路稍加平整即可使用,其余临时施工道路只需。将灌区内机耕道修整完善后就可利用。(2)主要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电等情况施工用水:人民渠沿线分布较多村庄,施工用水可用水车从村庄拉运,平均运距1km。施工供电:人民渠沿线分布较多村庄,大部分渠段施工用电可有村庄接入,少部分渠段需施工单位自备电源解决。(3)施工导流人民渠改建工程:根据人民渠控制灌区农作物灌溉制度,各种农作物灌溉用水基本在每年的5月上旬开始,10月上旬基本结束,各种农作物灌溉用水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5-9月上旬。人民渠更新改造工程渠线布置为老渠线方案,且渠线右侧大部分为农田,左岸紧靠巡渠道路,没有开挖临时导流渠的施工位置,该段的施工只能利用灌溉停水期进行抢修,不设临时导流渠。人民渠更新改造工程的施工可安排在第一年的7月20日-第二年的4月30日。(二)、工期及质量目标1工期和质量的承诺(1)工期: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计划40日历天作业。于2011年10月12日开工,2011年11月20日完工。(2)质量目标:(1)确保工程一次交验达到国家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