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信访维稳突出问题及对策一、目前我县**维稳工作面临的不利形势一是经济转型期各项矛盾凸显,**量高位运行。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维稳工作力度,着力抓好源头预防、积案化解、进京重复访赴省集体访治理等重点工作,**形势总体好转。但受经济转型、各种利益群体相互攀比等因素影响,**量仍然居高不下。截至10月底,我县人员进京正常访、非访40起98人,平均每周1起多。并且,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资金链趋紧,非法集资案件易发多发,不少企业员工面临转岗、分流,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增大,特别是农村土地问题、村务管理及村干部经济问题、城乡房屋拆迁安置问题、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工程款问题尤为突出,上访量大,重访次数多,进京赴省实际上访数量远大于实际登记数量,非访、重访率偏高,形势不容乐观。二是**老户串联择机上访趋势明显。串联越级上访是我县**老户越级上访的一个特点,他们相互串联,传授所谓的上访经验,相互取经、壮胆,趁重大活动、敏感节点越级上访甚至非访。如,**老户狮子楼街道刘纪更、高庙王镇张新坤、侨润街道胡毛昌、张秋镇李贵冬、郑传修、西湖镇李月莲夫妇等不断在敏感时期择机上访,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施压。三是个别利益群体重点人员我县占比较大。个别全市性的利益群体中,我县有核心人物、重点人员,成为该群体上访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如,军队退役人员、退养民师群体、九十年代未分配的农校生、师范毕业生、原水利系统临时工等重点群体,我县均有挑头上访人员在全市挂号。这些利益群体明知上级目前没有政策,他们变本加厉的越级上访就是给上级要政策,“以访谋利”的欲望强烈。尤其是在重大活动、敏感节点时期,他们认为是争取政策的最佳时期,会想方设法组织人员进京赴省上访。二、**维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维稳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要求杜绝重点群体第1页共16页和个别人员进京上访,出现问题,将严肃追责。但在具体工作中,部分乡镇和部门对**维稳工作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没有真正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部分乡镇、部门接访不及时,或接访人员为一般干部,致使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问题,存在不出事不过问、一出事乱方寸的现象。有的乡镇、部门稳控责任落实不到位,人员失控直到通知去领人才知道。二是基层**队伍不健全,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乡镇(街道)没有专职**干部,分管领导不明确,**案件办理人员业务不熟,处理问题、化解积案过多强调困难和客观,出了问题能推就推,对上访人员一接了之,没有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部分县直单位上报案件办理结果不及时,往往经过维稳、**部门多次催要才上报,导致案件办理超期。三是部门协作有待加强。尤其是涉法涉诉**案件,有些人员穷尽司法渠道达不到预期目的后,又重新回到**途径,结而不服的案件还占不小的比例。有的属地乡镇和涉事单位相互推诿,沟通、协作不到位。部分上访人员思想偏执,“信上不信下、**不信法”,错误地认为只有把问题闹大,才能更好的给上级施压,为此不断缠访、闹访、非访,一些单位对此打击力度不够,造成上访人反复进京上访。四是县级分包领导不重视。部分县级领导对**维稳“一岗双责”的要求认识不到位,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对分管领域内的不稳定群体和分包案件过问较少,不愿意与**人见面,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群众诉求。遇有越级上访时,该接访的不接访或接访后没有按照首接负责制的要求,将案件负责到底。县级干部公开接访制度执行不好,有的县级干部不能按时到**室接访。三、下步措施和建议(一)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督促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明确专职**干部,**干部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能武”,也要“能文”,既能够及时有效处理**案件,也能做好网上**业务的办理。(二)压实**工作责任制。围绕做好**稳定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已将20多第2页共16页个不稳定群体建立了台账,逐一明确了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作为包案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分管领域内的每个重点群体都要成立一个工作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