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工委书记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场效应,形成区域辐射力;充分利用泛武湖区域的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链,形成龙头带动力。二是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充分彰显现代都市农业的多样性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休闲服务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农业价值空间,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三是跳出农村发展农村。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事务向新型社区集中),加快推进武湖“二镇四村”建设,营造现代新产业、都市新农村、农村新社区、社会新农民。具体策略是“三个融入”:一是主功融入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按照整体规划布局,加快建设武湖项目区专业市场,发展大商贸、大物流,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配套发展。二是主动融入台湾农民创业园。立足核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集中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名牌产业,形成百亿元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打造中国“农谷”。三是主动融入中心XX县区辐射园。抢抓天兴洲大桥通车、汉施收费站撤销、江北快速启动建设的历史机遇,无缝对接青山、江岸等中心XX县区,承接生产生活要素辐射和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和发展面向城市的高端服务业、房地产业、创意产业,提升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构建滨江生态新城。(二)在开放中支撑发展。项目是发展的前提。始终坚持按“两型社会”要求和集约、集群的原则,围绕市场群和台创园集中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以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把一产业做精、二产业做强、三产业做大,促进科学发展上水平。商贸物流业方面,中国家俱cbd一期于20XX年9月29日盛大开业,家俱工业园暨原辅材料基地奠基,成都、东莞、中山等家具企业整批入驻。珩生五洲建材城首期30万平方米顺利开盘,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首期主体工程已封底。新型工业化方面,以武湖工业园为平台,大力培植规模企业,支持恒泰和武湖电线电缆、弘毅建材装饰、华夏钢构、天和构件等引进企业加强横向联合,第1页共5页加快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上档升级,做大做强,其中弘毅公司已启动股改上市工作。以南极峰、兴新等为代表的服装制造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迎得了新的商机。全街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27%。农业产业化方面,依托汉口精武、明天饲料、华发羽绒、南极峰等打造鸭产业链,鸭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精武公司积极向武汉“1+8”城市圈拓展,已在咸宁等地建起5个农产品加工园。全省唯一一家专业羽绒加工企业华发羽绒制品公司二期工程于09年5月正式投产,销售收入突破亿元;依托开隆高新、九洲乳业、惠尔康等公司打造乳业产业链,开隆高新与日方合作项目——武汉九州乳业有限公司已于09年7月动工兴建,设计生产高端花色奶和液态奶,日产量可达48吨。总投资3.5亿元的武汉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已完成投资2.1亿元,4条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依托武汉新辰公司打造蔬菜产业链,主要从事芦笋系列产品开发及各类蔬菜保鲜、速冻加工的武汉新辰食品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升加工能力,目前,已具备年加工10000吨蔬菜的能力,以新辰为龙头的净菜配送进城工程走在全市前列,研发的芦笋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北京中旺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武汉兴正新获批省级龙头企业,兴正大米被评为湖北名牌。武湖农产品加工园列入全省十个“四个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并被授予“XX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市花卉中心、市农科院、省农展中心等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以农耕年华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旅游农业成为新的亮点,全年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三)在实干中推进发展。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出了“十百千”工程(街工委16名班子成员每人包1个村(队)、100余名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家企事单位、1000多名党员每人对口帮扶1个家庭),积极为所联系的村(队)、企事业单位、家庭排忧解难。实行一个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专人负责、一个专班对接,积极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