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须躬身践行党的作风建设须躬身践行作风实际是一种资源,一种环境,一种动力,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好的作风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坚强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xx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不必讳言,由于种种复杂原因,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我们党在工作中存在的六个问题,其中有三个是作风上的问题。报告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部门的领导干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深学、细照、笃行”上长期下功夫、扎实做功课,躬身践行,率先垂范,修好己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作风建设要“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的向背决定着党的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第1页共3页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现象的出现,本质上就是脱离群众。要克服这四股歪风,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说到底就是要解决正确对待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问题。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就是通过充分发扬群众路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充分发挥群众路线,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仍然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体现在党的工作作风方面,就是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四风”。体现在党的领导作风方面,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严守党的纪律,反对独断专行,反对自由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坚持艰苦奋斗,就要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