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和经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党已执掌全国政权55年。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虽然考验不断、挑战不断,但党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了成功的执政经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初步认识和探索建国初期,首要的问题是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从我们党自身来说,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除了有在根据地和XX县区局部执政的简单经历外,主要从事革命战争,对于经济工作不很熟悉。面对新的考验,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学习一切不熟悉、不懂的东西,不断增长领导建设和执掌政权的本领。我们党领导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中既取得很大成就,也发生过重大挫折。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我们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同时,由于对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导思想出现“左”的偏差,导致在探索中发生失误。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命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勇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肯定成绩,重新奋起。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第1页共3页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向全党提出认真研究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要求全党研究和思考“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达到新的水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顺利地实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世纪,世界并不安宁,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继续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强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回首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并由此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曾在根据地和XX县区的局部执政,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也积累了无比珍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二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三要抓第2页共3页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四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