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雨棚钢柱灌浆灌砼柱包脚施工方案目录壹、工程概况1二、灌浆料浇筑11、施工准备12、灌浆操作23、质量控制点及注意点5三、混凝土包脚柱施工流程6四、钢管柱内灌混凝土91、施工方法92、工艺流程93、施工准备9五、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121、安全管理122、文明施工12站台雨棚钢柱灌浆、灌砼、柱包脚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砼设计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l45-2004)《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规程二、工程概况××××三、灌浆料浇筑1、施工准备1.1现场准备(1)所需机械、机具已经进场且经过检修合格,机具、工具的安全性已经过检查。(2)提出物质计划,且催促材料及物质及时进场。(3)编制相关的施工进度计划,且确定劳动力人数,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1.2技术准备(1)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已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掌握灌浆部位的细部尺寸。(2)在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进行,且严格强调责任到人;现场责任工程师和施工队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和施工要求。(3)作业所需的灌浆料已经经过复试合格且报验完成(合格证附后)。1.3人员准备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灌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本工作的操作常识和规程,能熟练操作本工种的机具。1.4工具、器具准备(1)搅拌机、水桶、模板、测量器具、磅秤、养护用塑料布、草袋、清洁用棉纱、破布、空压机、竹条或钢筋(前端弯成钩头,主要用于灌浆时导流用)、漏斗等。2、灌浆操作壹个独立的灌浆区域的灌浆作业应连续,材料、人力都要有足够的准备,除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外,施工人员应稍有富余,以便应付突发事件。灌浆配合比应使用重量比,尽量使用搅拌机搅拌,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使用人工搅拌,但壹定注意要搅拌均匀。灌浆壹旦开始,就要保证连续进行。2.1施工流程基础基座的清理→灌浆接触面的湿润→支设模板→灌浆料搅拌、灌浆→养护→拆模清理2.2清理灌浆基础表面应基本平整且已凿毛,清理干净灌浆区域,用棉纱、破布、空压机、压力水等去除表面的油脂、松散材料和灰尘。2.3灌浆接触面的湿润灌浆前24小时内对灌浆部位进行浇水湿润,注意应将砼接触面湿透,且在灌浆前对沟槽、凹槽内的积水吸干。2.4支设模板因灌浆料流动性较大,因此模板支设要牢固,所有模板之间缝隙,模板和砼之间的缝隙必须进行密封,避免浆液露出,模板上口应高出灌浆面50㎜。本工程灌浆高度为50㎜,采用用木方将周围模板连成整体且比原钢结构底座四周大2CM,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12#铅丝将模板和柱顶整体拉结,保证灌浆过程中模板不产生整体位移。模板接缝处贴海绵条,使模板接缝严密,同时应控制模板内表面的平整度和接缝高低差。模板下口和已浇筑砼接触面粘贴2~3到海绵条,待模板支设完成后能够采用砂浆进行封堵。2.5灌浆料的搅拌及灌浆2.5.1灌浆料搅拌灌浆料和水的比例为1:0.12。灌浆料搅拌用水水温应控制在15~30°之间。灌浆料、水均以重量比计算,重量误差应小于1%,搅拌过程中,先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机内,开动搅拌机。然后按配合比加水,从加水完毕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因灌浆料初凝时间较短,每次的搅拌的灌浆料不要太多,搅拌好的灌浆料应在加水搅拌后半小时内用完,已达到初凝的灌浆料不得使用。2.5.2灌浆方法及工艺灌浆可使用漏斗操作,直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模内,应始终由壹边或相邻俩边灌注,且通过竹条或钢条等进行导流,直到四周开始溢出为止,这样,能够正确掌握灌注的密实程度,不易使中间部位产生气泡而导致灌浆不实。2.6养护灌浆结束后2-5小时开始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24小时内不应遭受振动,在强度达到要求之前,禁止相应安装施工,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至少14天)。2.7试验和检验灌浆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材料要求由实验室确定。流动性试验:将跳桌、截锥圆模、玻璃板用湿布擦干净,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中间,将搅拌好的灌浆料倒入截锥圆模,代灌满抹平后,提起截锥圆模,等待30s后用钢直尺从相互垂直方向测定其流动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