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知识要求]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整体设计工作。(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2、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主要的措施有:①实行系统管理。②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③创造协调的环境,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又称多维组织、立体组织或多维立体矩阵制等(一)模拟分权组织结构。(二)分公司与总公司(三)子公司与母公司(四)企业集团结构图——职能机构框图1、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又称依附型组织职能机构,是指由一家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的职能机构兼任企业集团本部的职能机构。2、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指在各成员企业之上建立一套独立的企业集团的专门职能机构,负责集团的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各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可采用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等。3、智囊机构及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4、非常设机构[能力要求]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1)企业环境;(2)企业规模;(3)企业战略目标;(4)信息沟通2、在整体上是事业部制的结构,在某个事业部内则可以采用职能制的结构。因此,不应该把不同的结构模式截然对立起来。3、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动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二、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部门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等。(一)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模式。(二)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三)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如某些跨国公司。第二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知识要求]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①增大数量战略。在行业生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②扩大地区战略。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其它地区。③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减少竞争的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此时,组织应选择事业部制结构。④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往往选择多种经营战略,这时企业应根据规模和市场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能力要求]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一)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系统地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有:(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2、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结构分析主要有三方面:(1)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2)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即:产生成果的职能。3、组织决策分析在分析决定应当放在哪个层次或部门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4)决策的性质。常规性、重复性决策。4、组织关系分析(三)实施结构变革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变革的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