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反对“本本主义”,倡导实事求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内一度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只有马列“圣经”讲的才是对的,十月革命经验要不折不扣地照搬,结果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名篇,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在延安整风中,他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装腔作势、危害极大的教条主义,并引用中国一句古话,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要求全党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导下,全党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城市中心”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并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没有毛泽东倡导的思想解放和探索,仍然把俄国经验奉为金科玉律,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多时间。新中国成立,我们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蒋介石逃往台湾时留下一句话:“我把四亿人口吃饭的包袱甩给了共产党。”在这样落后的国家保证人民的吃饭问题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进行建设了。当时,似乎唯一可行的办法还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几年过去,“老大哥”的模式已经显露出种种弊端。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又一次以思想解放的科学态度指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在《论十大关系》中,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对处理工业与农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国家与个人、中央和地方、党和非党、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不同于苏联做法的主张,初步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思想。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可以视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大作。可第1页共4页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毛泽东的探索中断了。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联系,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后,长期形成的“左”的思想还没有根本纠正,“两个凡是”又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新的枷锁,党和国家的事业处于徘徊之中。在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重新复出的邓小平抓住思想路线和解放思想这一影响全局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历史上,他首次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联系,把解放思想提到思想路线的高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经历了“文革”磨难、对“左”倾错误有过深刻反思的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实现途径讲得极为精辟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思想僵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振聋发聩的报告可以看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宣言书,彻底突破了“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为探索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0世纪90年代初,党和国家发展又处在一个紧要关头,一方面,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迫使人们思考,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还是走回头路。另一方面,改革中的新举措不可避免地同若干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引发一系列姓“社”姓“资”的争论,要求重新审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南方谈话”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把思想解放推向新高度,根据历史经验、时代发展和现代文明成果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新观念。这篇言简意赅的谈话里面有许多个“第一”:第一次提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要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一次阐明社会主义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第一次把共同富裕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第一次强调判断改革措施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尤其是在困扰人们多年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作出新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第2页共4页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