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方法摘要:电工电子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点,改变传统的、封闭性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方法一、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最直接的场所就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前,都必须做好精心的备课。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在备课中紧紧围攻教学点,挖掘能力点,渗透德育点。比如,在学习有源电路这一内容时,要确定电动势、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电位法、公式法、全电路欧姆定律、回路等方法,求得其解。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其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须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以及渗透德育兼顾。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及时调整方法、内容、深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实验室对照实物讲电动机的类型、结构时,安排一定的时间作旋转场演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下一节课的预习效果。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二、处为人师表,教人须先教心在绪论课教学中,通过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而把学生本课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电工电子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真、善、美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实验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细致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使其养成节约用电、爱护国家财产的优良品质。在电工电子实习中,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水利事业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处为人师表。比如,充分备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技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习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课堂内容要讲得对、讲得清、讲得活、讲得精,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代清楚,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三、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动手能力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在电工课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电工实验建设;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三是走出校门到生产实际中去锻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学习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教师只要用心学、精心练,就会掌握电工方面的基础操作技能。我校电工课实验教具中有50余块实验板都是由本校教师自己设计、自己安装调试的,仪器、仪表坏了就自己修,对实验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快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学校供电线路除了问题、变压器除了毛病、控制电路失灵时,教师和工人师傅共同查找原因,排除故障。除此之外,经常利用假期,到电厂、变电站、机电站、电极厂,实地向工人师傅学习。这样做,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按照教育教学纪律,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施教,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作为教师,不断探讨学习方法,奉行寓教于乐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出问题后要善于引导,使学生生产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电动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