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原则实现形式及有效途径的思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要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人才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一、要实现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落实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党管人才原则与我们长期坚持的党管干部原则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1、落实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是实现党管人才的组织保证。党管人才原则,是指党和国家的一切有关人才工作的方针、路线、政策都必须由党来制定,所有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都必须以党的要求、规定为依据。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人才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人才管理的各项程序,必须有利于党对人才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落实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有利于党组织充分行使对人才工作的管理职能。而且,组织工作始终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服务的,这就从根本上做好党管人才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方面人才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提供了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把各类优秀人才汇集到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这是组织保证的题中之义,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落实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是由党的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密切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人才是社会的优秀分子,是社会各项第1页共5页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党政领导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工作是干部工作的基础。过去,由于社会经济组织的单一性,人才大多分布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我们党一直将人才纳入干部体系进行管理,大多数人才都具有干部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逐步从传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同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人才队伍日益扩大,传统的干部管理体制已难以涵盖社会各类人才。但他们同样是社会的精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党必须加强对他们的联系和管理。可以说,党管人才要求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延伸和发展,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是保证党管人才工作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3、落实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干部人事分类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但主要仍是对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人才管理的改革和完善,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体制外人士关注不够,而且体制内人才管理也存在多头管理、协调不够、整体乏力的现象。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科技及一些比较大的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都承担有一定的人才管理工作职能,但又都存在较多的局限。这种管理状态,使得我们对社会人才资源实施的是一种粗放式、低效率的管理。要落实党管人才,迫切需要有一个部门来牵头制定有关人才工作全局的规划、方针、政策、法规,从宏观上做好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和调配工作,掌握整个工作的各个重点环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必要的信息反馈、督促检查等等。没有这种宏观控制,各行其是,就难以形成全社会人才开发工作的合力。党委组织部门承担人才工作任务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组织部门由承担知识分子工作到牵头抓总承担人才工作,既是一次职能的升华,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而进行的自然过渡。党委组织部门有长期从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积累的各种工作经验,对牵头做好党管人才工作具有较大权威性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宏观调控能力。二、要实现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第2页共5页实现党管人才原则,就要按照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