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XX年总结和XX年打算区政府办公室紧扣“四新”定位,围绕实施“四五六”战略,坚持强化协调、狠抓落实,全面履行好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信息调研、后勤保障等各项职能,持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一是狠抓落实,着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区政府办公室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始终把综合协调工作渗透到政府服务的各个环节,确保区政府各项工作相互衔接,形成合力,成效显著。全力协助区政府领导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全年投入增长18%的目标,积极组织好项目建设协调会、现场调研推进会,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区19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亿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70亿元,8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15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5亿元。注重政策引领保经济平稳增长。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积极梳理各类政策措施,加大对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总部经济、外贸出口等方面扶持力度,在紧抓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5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5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84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1亿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亿元,增长14.7%;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1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5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417元,分别增长9.3%和11.1%。二是强化创新,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民营科技型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品16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新增“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企业技术中心9家。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第1页共8页1480.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新列入国家星火计划5项、国家火炬计划1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1万件,专利授权量1.6万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加强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资源优势,结合“55352”人才工程,坚持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相结合,大力推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广纳创新创业人才。累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31人,其中自主申报10人;新增省“双创人才计划”7人、市“姑苏人才计划”11人,评定吴江科技领军人才25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省级2家,累计27家。突出创新平台建设。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苏州太湖广告创意产业园获批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吴江中鲈智能物流科技产业园晋升为省级科技产业园,吴江创业投资产业园入选省首批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全省首家电梯及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吴江,清华大学苏州汽研院(吴江)车联网省级工程实验室成功获批。三是强化保障,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更加注重项目储备。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在项目谋划过程中,兼顾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效益可行性原则,储备了一批能扩大经济总量、有利于转型升级的税源项目,大力引进了有发展潜力、有增长可能、代表吴江产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优质重大项目落地。更加注重盘活土地。大力实施闲置土地回收和低效土地“腾笼换凤”工程,制定节地挖潜措施、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把优势资源和服务向占地面积小、税收贡献大、竞争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聚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年盘活存量土地5672亩。更加注重亩均效益。进一步强化“亩均税收”导向,引导外资项目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60万美元、内资每亩不低于400万元,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占地10亩以下和投入50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鼓励和引导其进驻高标准厂房,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小额贷款、担保、风险投资、保险等金融主体发展壮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财税、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