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共3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初中阶段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无机盐2.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4.小明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A.炒青菜B.炸鸡腿C.糖醋排骨D.馒头5.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A.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有利于保护声带6.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7.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④⑥8.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胃吸收作用B.肺泡扩散作用C.血液运输作用D.细胞呼吸作用9.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特点是A.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与氧分离B.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与氧分离C.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该同学判断B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A.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11.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C.四肢的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2.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在身体中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B.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C.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D.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13.当心室进行收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B.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C.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开放状态D.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关闭状态14.人体尿液形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体外D.膀胱-输尿管-尿道-肾脏-体外15.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叫排泄,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B.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随粪便排出C.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D.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16.下列叙述中,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意义的是①提供营养物质②排出代谢废物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④提供能量⑤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17.2020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以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鼻咽部感染,细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D.由鼓膜或者听小骨受损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