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关于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的汇报街道党工委关于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的汇报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工委总体工作规划,通过抓组织、抓制度、抓阵地、抓活动、抓教育,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精心贯彻落实“东安现场会”精神,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东安现场会后,我们在区关工委的精心指导和重点关心下,学东安,赶先进,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扭转不利的工作局面。一是及时传达东安现场会精神。我们召开街、社全体会议,全文传达领导讲话和东安典型经验材料,强化软件不足,弥补硬件缺失,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经区关工委推荐,我们召开专门会议,下发正式文件,举办聘用仪式,聘请了德高望重的原文体局局长杨相廷同志,担任我办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三是迅速行动,查缺补漏。按照东安办事处及其社区的工作模式,我办6个社区制作了关心下一代组织机构的图版,充实、规范并完善了文字材料和影像材料;四是创建“五好社区”工作提速入轨。去年,我办有4个社区实现“五好社区”。机构健全后,我们迅速深入社区检查指导“五好社区”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区关工委半年初检的强力推动下,我们召开了社区正、副主任参加的“看、比、学”现场会,再次矫正失误标准和创建偏差,为一次验收全部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全面开展“五好社区”创建工作,把学习与创新融于创建的全过程(一)领导重视,组建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我办成立了以街工委书记刘建群为组长,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杨相廷为常务副组长,1名副主任负责主抓,部分老党员、辖区单位和社区主任等人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以办事处关工委为龙头,以办事处常务副主任杨相廷和社区“五老”成员为骨干,以学校为依托,开展辖区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第1页共5页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不定期组织社区“五老”成员、社区党员学习了解关工组织的性质、任务,参加街道关工委和社区关工小组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提高他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二)发挥“三位一体”作用,为特殊群体的青少年做好服务。国税社区帮助芦佳欣、张子洋两位困难家庭学生向学校申请,免除了部分学杂费,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父母双亡的许剑飞同学与70多岁的姥爷一起生活,为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社区及时帮助他解决了低保和廉租住房,使其安心上学;许剑飞同学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面临着辍学的问题。经多次与民政局协调,满足了他继续读书的愿望,许剑飞同学现已就读于哈尔滨孤儿技术学院。丙忠社区“三位一体”领导小组及时与三十一中学联系,调整了校外辅导员,并把优秀“三好学生”马媛媛、李莹,优秀学生家长王志明、刘立新充实到领导小组。社区关工小组与三十一中学和第二小学签订了长期共建共育协议和活动场所共建协议,建立特殊学生双向交流卡6个。这6个家庭都是孤儿或单亲或父母一方是精神病、重残等,社区和学校为了防止这些孩子思想偏激,心灵自卑,缺少勇气,每学期都互相交流学生及家庭的学习生活情况,督导他们健康成长。北疆社区与区第二小学联合召开了“三位一体”推进会,形成了组织落实、被关爱对象落实、关爱内容落实的“三落实”工作机制。关爱分团与区二小成立了7个关爱小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为成员,社区聘请邻里关系好,有较高威信、热爱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同志为组长,社区党员参与,一个小组负责关爱一名学生(有记录),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关爱小组成为特别需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平台。学校教育落实在学生班主任老师身上,家庭教育落实到监护人身上,社会教育落实到社会聘请的“五老”成员身上。去年,我们对这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学生家长签订了“爱心结对帮扶协议”,社区有8名青少年被列入帮扶对象,其中特困生3名(杜赛行、谭阳、刘书煜),留守生2名(王雯、马莹),流动生3名(李晨、宋学娜、刘岳佳)。第2页共5页(三)开拓活动场所,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活动和学习环境。国税社区与辖区供电局、园林设施管理处、工会等单位签订了篮球、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