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生物学笔记绪论1.汜胜之书:公元前一世纪,总结了农业生产实践方面。2.18世纪,林奈,二分法,统一了世界各国极其混乱的动植物命名。3.生命科学的分科:①按生命特点划分: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胚胎学、分类学、进化论;②生物类群: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③结构水平:量子、分子、细胞、组织学、器官、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生物学。4.生命的基本特征:①生物大分子是生物的物质基础;②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③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④能生长与发育;⑤可以生殖;⑥有遗传与变异;⑦机体具有适应性与应激性,5.进化:原核生物(古细菌、真细菌)→原生生物(变形虫、鞭毛虫、草履虫)→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第一章分子基础6.组成细胞的物质称为原生质,C、H、O、N占90%。7.生物体内的“工作分子”是蛋白质。8.氨基酸分子由于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所以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当氨基酸溶于水时,氨基和羧基可同时电离,如果溶液呈酸性则氨基酸带正电荷;如果溶液呈碱性则氨基酸带负电荷。9.10个氨基酸以下称寡肽,相对分子质量6000以下,氨基酸数目少于100才称多肽。10.蛋白质分子结构分为四级,一级为基本结构,其余都是空间结构。①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是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有三种构象:α-螺旋(单链右手螺旋)、β-折叠(双链或单链回折形成的锯齿状构象)、π-螺旋(胶原蛋白独有结构,三链相互绞合成的右手超螺旋)。③三级结构由二级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近球形,单链三级结构已经能表现生物活性,但其余得升四。11.只有空间结构才称构象(所以一级不算),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为变构,如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12.变性和变构都不涉及氨基酸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轻微变性可逆,称为复性。13.蛋白质分类:①按组成:a.单纯(仅有氨基酸)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等,b.结合(含有辅基)蛋白质:核蛋白、色素蛋白、磷蛋白、糖蛋白和脂蛋白。②按分子形状:a.纤维状蛋白,多为结构蛋白,难溶于水,b.球状蛋白,易溶于水,许多具有生理特性的蛋白都近球状。③按生理功能:结构蛋白、保护蛋白、酶蛋白、激素蛋白、转运蛋白、运动蛋白、凝血蛋白、膜蛋白、受体蛋白和调节蛋白等。14.脲酶、蛋白酶、淀粉酶、酯酶均属于单纯酶;除酶蛋白外还有辅助因子(辅酶(水溶性维生素)、辅基(无机离子))的称为结合酶,属于结合蛋白质。15.稀有碱基约占tRNA所有碱基的10%~20%。16.功能:DNA携带和储存遗传信息,RNA传递和调控遗传信息。17.B-DNA双螺旋的螺旋直径是2nm,螺距3.4nm,每一转有10对碱基,所以两个相邻碱基对的距离为0.34nm。而A-DNA每一转有11对碱基。还有Z-DNA是左手螺旋。18.RNA:mRNA占1~5%,tRNA占5~10%,rRNA占80~90%19.rRNA参与蛋白质合成。2第二章细胞基础1.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具有细胞结构的最小和最简单的生物,直径为0.1um。2.细胞膜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可从1:4到4:1,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含量越高。3.线粒体内膜蛋白质成分高达75%,髓神经纤维髓鞘膜脂类含量有75~80%。4.膜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包括磷脂(50%以上)、胆固醇(不超过3分之1)和糖脂(一般不到5%,但神经细胞可5~10%)。都是极性分子。5.膜蛋白分为膜整合蛋白(跨膜或镶嵌蛋白,70~80%)、糖锚定蛋白和外周蛋白。6.细胞膜的特性:①不对称性,细胞膜两侧膜蛋白不对称分布、膜脂不对称,这些不对称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②流动性,膜脂可以发生脂肪酸链旋转异构运动,脂肪酸链的摆动与振荡伸缩运动,膜脂分子的旋转运动,侧向扩散运动及翻转运动,膜蛋白可以发生被动扩散和细胞代谢驱使运动。7.细胞连接: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在需要承受机械压力的组织广泛存在,如皮肤、口腔、食管),通信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胞间连丝)8.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①物质运输【穿膜运输(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极性很强的水化离子高到低)、水通道介导扩散、异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主动运输)、膜泡运输(胞吞(可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