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问责条例的心得体会《问责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下面是范文大全为大家准备的党内问责条例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党内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1作为党员干部担当着重要的职务,手中握有重要的权力,个别党员干部却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有所担当。尤其是遇到问题、面临问责的时候,习惯于百般推卸自己的责任,总想置身事外,完全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究其原因是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有责必有权,有责要担当,有失必追究这句话深刻阐释了责任与权力、担当和制度的关系。严格落实,提高人治觉悟。在一个人情社会里,人们习惯做好好先生对违纪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问责追责的绊脚石。如何问责,怎样问题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们杜绝老好人思想。一方面做到执法者必先守法,律人者必先律己,做到头上高悬反腐利剑,手中紧握纪律戒尺另一方面要嫉恶如仇、敢于监督、立场鲜明,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魄力,直面问题,大胆监督执纪问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严守信仰,提升责任担当。纪检干部们首先要严守信仰。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政治本色,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心里时刻有一盏理想信念的指路明灯,以恪守崇高的精神信仰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来磨砺自己,一心一意为党站好岗、履好责,为人民服好务。问责必严,提升违规成本。就是必须要强化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杜绝规章制度成为稻草人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变得严紧硬,对党员干部起到强有力的震慑和约束。因此,纪检监察干部们要从严治党,确保问责机制上的常态化、制度化;严于律己,坚守好自身的底线,敢于问责。使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才能长效、深入开展下去。第1页共5页党内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党的肌体更健康。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打铁还需自身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因此,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和实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既通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及不严不实的问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又着力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两项党内法规一正一反、相互配套,《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这些党内法规有效地遏制了党内存在的违反纪律、不守规矩的各种乱作为问题,但是,对于有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怕担当、不作为,有的党组织全面第2页共5页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