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第二批主题教育廉洁自律研讨材料街道关于廉洁自律的研讨材料“清正廉洁作表率”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目标之一。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廉洁自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人生智慧。因此,近期我又重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我国历朝历代廉政思想的发展及形成。对于廉洁自律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下面谈谈我的想法。一、历史上廉洁自律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涵养新时代廉洁自律精神成为重要工作。我国廉政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源泉。细读历史,我们看到有“铁面无私廉明断案”的狄仁杰,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包拯,也有“守其**,始终不变”的苏轼,这些历史名臣的廉政精神都有着共同特点。一是清醒的廉政观。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到“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为官六事“善、能、敬、正、法、辨”都必须以廉为基础。苏轼认为,廉洁是为官者的最高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体现一个官员的精神境界、道德操守。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能够名垂青史的人物在政治理想、廉政思想、处世哲学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实践的参考价值。二是优良的好家风。苏轼的母亲程夫人被称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苏轼在《东坡志林》一书中写过,叫“记先夫人不发宿藏”。是说有一天,苏家租的院子里地面塌陷,发现了一个大瓮,大瓮上面覆盖着名贵的乌木,左邻右舍都觉得苏家这下肯定发财了,但是程夫人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吩咐女婢在塌陷处填土,重新覆盖了财宝。这件事对苏轼的影响非常之大。不贪不义之财,苏轼为官十几个地方,都做到了以民为本,廉洁自律。包拯更是订立《家训》,将《家训》镌刻于石碑,竖立于堂屋右壁,以昭示后人。由此可见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可以培育出廉洁自律的后辈。第1页共3页二、新时代廉洁自律怎么做***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作为党员干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巩固发展来之不易的成果,必须按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求,形成标本兼治的强大合力。“三不”一体机制是一个系统整体,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是从“强力治标”到“标本兼治”,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的次第过程。“不想腐”是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意识境界,更能固本培元。所以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不断提高意识境界,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二是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脉络。***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极大丰富性和极强包容性。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座廉政文化资源的宝库。苏轼“不谈为我宝”的精神,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格调,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具有示范激励作用。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脉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经久不息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有利于使党内政治文化内容更加丰盈,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自觉涵养良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十分看重当政者的做人与做官之道,即“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十分重视。他指第2页共3页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对此,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抓好家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