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信息化方案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社会型经济逐渐为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所取代。信息已取代传统的其他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成为各行业的核心管理领域。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加工与处理,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矗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不少国家及地区政府,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不断演化,政府信息化所包括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20世纪70、80年代,人们提出了办公自动化(oa,officeautomation)的概念,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办公室的内部业务,主要是文件资料的制作、传送和贮存。8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为满足管理者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持决策和满足管理者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人们又提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government)的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和公共电脑站等),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众服务。第1页共5页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个部委局和地方省市县相继先后成立了信息中心。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系会议,开始实施了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1994年,XX省率先成立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随着我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关于政府信息化的讨论、规划和设计实施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从我国1999年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三年以来,已有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机关完成或正在进行政务办公的信息化改造,应用项目的实施进入了良性循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普及,树立了各级政府的高效办公、透明管理的新时代形象,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丰富了网上中文信息资源,拉动it行业的需求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今年起,政府网站将从初建时期的形象展示阶段向深化应用阶段转变,网上会议、网上行文以及一系列为公众服务的现代化办公手段将成为政府网站发展的重要功能。XX市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深圳信息网。该网络充分利用邮电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数据网、卫星网四大通讯网络,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公共通讯网络平台,成为涵盖市5套班子、6个区以及88个局委办,汇集几十个各类数据库的面向21世纪的动态信息资源交汇体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公共交换服务、虚拟专网、电子公务服务、市领导办公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多点电视会议服务系统、接入和信息发布系统、数字视频广播服务等。XX省至2000年底,已初步建成了公用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网络。具体表现在:建立了包括企业、人口、第2页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