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根据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为全面总结县政府2014年工作,科学部署2015年工作,我局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专题研究,对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2014年度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市防震减灾局的精心指导下,狠抓落实,成效显著。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一、加强地震监测管理工作(一)狠抓落实,做好地震监测工作。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思想,实行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值班制度,做到领导带班、专人值守,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并处理。向市防震减灾局、县委、县政府报送值班表7份。参加xx市半年地震趋势会商会和年终地震趋势会商会,并按要求提交会商报告2份。我局还建立了预测意见登记制度,实行震情跟踪,及时核实、上报宏观异常信息,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全年核实宏观异常3次。(二)落实“三网两员一队伍”,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制定群测群防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群测群防活动,形成了全县20个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安全员和宏观观测员为基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群测群防网络。网络运行良好,今年组织西北片山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开展了一次培训。(三)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确保正常运行。为确保对龙门山过境段的震情监视工作,保障xx市数字化遥测台网大邑十个台站十五个测项的正常运转,我局落实专人负责台站安全及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台站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数据连续率。为了切实保护地震监测台站和监测环境,我局对全县地震监测台站设施备案并设置保护标志,确保所有监测设施安全运行。截止11月30日,深入上述台站维护30余次,全年各监测点数据连续率达98%以上。(四)加强地震台站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对龙门山过境段第1页共5页的震情监视,我局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在西岭镇横山村新建一个以地震前兆监测手段为主的地震综合台。6月初完成土地征用,6月底完成挂网招标等前期工作,9月26日正式开始地质钻井,目前已完成地面观测用房的地基验收工作,进入台站主体建设,预计于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该台站的建成,将大大有益于我们对龙门山前山断裂活动性的监控。二、加强震害防御工作(一)所有建设项目避让活动断裂。按照县政府的要求,我县规委会规定,所有山丘区建设项目在上会审查时,必须要有防震减灾局出具的地震安全风险评估意见,评估意见包括了该项目是否避开活动断裂、按什么样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抗震设计等内容。非山丘区建设项目在防震减灾局参加规委会专家委员会审查时,提出是否须做地震安全性评价,按什么样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抗震设计。为此,我局认真做好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将所有建设项目全部纳入了抗震设防监管程序,要求所有项目建设避开活动断裂,且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截止11月底,共有大邑金融中心、安仁镇砚湖文化广场等13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我局进行备案。(二)农村居民抗震设防情况。芦山“4.20”地震后,我县原则上不再允许农民自建房屋,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点),全部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同时,配合建设等部门,做好农村工匠培训等工作,推进农村防震安保工作。(三)开展地震活动断层的探测定位工作。在2013年完成出江-斜源片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万地质填图和现场实地标注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县政府又投入资金400余万,对全县境内的活动断层开展探测定位工作,目前中标单位的野外工作已进入尾声,将于12月底形成报告文件。该项目完成后,将为全县土地开发利用以及项目建设提供科学选址和避让依据。三、加强科普宣教工作我局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一是在纪念“4.20”芦第2页共5页山地震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暨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活动,在县行政中心摆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二是在山丘区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巡展,在出江和悦来学校举办防震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