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关于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实施方案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泽党组通字4号文件精神和系统党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农机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按照文件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着眼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发展稳定;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实行民生工程,造福人民群众;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四项任务,健全落实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通过推动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新疆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进“四个认同”,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二、组织领导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买买提买提卡斯木副组长:李强成员:伊布拉音马木提、努尔买买提吐逊、茹仙古丽亚生、窦兴龙2、坚持领导带头。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挑重任、狠抓落实,带头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为民-1-服务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从实际出发提出明确帮扶目标和时限要求,带头深入群众,带头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带头落实“一村一策”帮扶措施,加强责任落实,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带好队伍,推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三、具体措施和要求1、坚持领导干部一线调研制度。农机局3名领导干部要直第1页共11页接深入田间地头、进门入户开展调研,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所思,及时了解掌握农机化发展需求,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5天,形成1篇以上调研报告。2、坚持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与对口帮扶村9乡3村的1户贫困户和5户基本群众结成对子,每季度开展一次服务活动。3、坚持开展干部广交基层各民族群众朋友制度。每名机关党员干部都要与村干部、党员、所帮扶群众交朋友,坚持“送政策释民惑、送服务解民难、送温暖聚民心”,积极利用节假日走访“四老”人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每一位基层群众心坎上。确定1名以上缺乏基层经历的年轻干部,到对口帮扶村(社区)开展蹲点帮扶,每半年协助对口帮扶村开展一次矛盾纠纷、稳定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顿活动。4、强化服务群众,注重工作实效。强化领导下访接访。经常组织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领导干部要把信访作为民生重要工作进行落实,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重点调查乡农机站“五七工”情况,做好重点人员帮教转化工作。领导干部要坚持每周至少接访1次、每月至少下访1次。5、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先听取群众意见。开展风险评估情况要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档案,接受县委、政府的督查考核。6、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立大排查工作制度,形成大排查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盲点和死角。通过排查摸清社会矛盾底数,找准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分析,按照纠纷性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激化的可能性,分门别类登记建档,实行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等制度。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就地调解;积案纠纷、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组织力量集中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在稳定事态基础上,引导当事人通过合理合法渠道加以解决,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对排查出重点人员要落实帮教措施,对可能危害社会的要落实第2页共11页管控措施,通过经常性排查调解,不断提高矛盾纠纷隐患的发现能力、潜在矛盾纠纷的防范能力、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坚决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恶性民转刑案件、个人极端事件和规模性集体上访事件。7、健全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深化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坚持落实经常性民意调查和党务、政务、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