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化学课程编码: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chemistry学时:78学分:4.5适用专业:环境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一)、有机化学(三)教材: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为确定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因此它是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力求实现为环境科学专门人才奠定扎实的环境化学基础知识;其教学任务体现为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在空气、水、土壤和食品中,存在着的潜在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浓度水平及其迁移转化的规律表现;潜在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与暴露程度的依赖关系;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化学等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大气环境化学主要包括大气中化学物质的表征;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化学过程;大气污染化学模式等。水环境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水体界面化学过程;金属元素形态及其转化;有机物化学降解过程;有机物迁移化模型;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甲基化等。土壤环境化学内容主要有土壤中有机物的降解迁移及化学物质在土壤中迁移;土壤中金属元素存在形态及转化过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分别了解大气污染物质、水体污染物质、土壤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模式,能区分不同环境介质的现实污染特征;认识几类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内容: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重点:1.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2.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难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典型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教学要求:学生应了解环境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掌握环境污染物的概念并区分其类别,基本掌握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第一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第二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第三节大气污染数学模式教学基本内容:介绍大气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光化学反应基础;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重点:1.大气的层结结构;2.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3.大气中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4.描述大气污染的数学模式;难点: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主要教学要求:学生应理解大气的层结构和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过程;熟悉掌握并区分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基本应用描述大气污染的数学模式;了解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一节水体污染物的存在形态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教学基本内容:介绍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不同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重点:1.天然水的基本性质;2.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3.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难点:天然水中无机污染物氧化-还原作用及其pE值计算、pE-pH图的制作;主要教学要求:学生应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水体中金属存在形态、金属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方法;理解颗粒物在水环境中聚集和吸附-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基本应用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