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建设工作打算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县上下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始终把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作为打造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优势,坚定不移地抓引导、抓整治、抓规范、抓落实,全县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外在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对外商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但与新的发展形势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的要求相比,还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改进。为进一步优化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奋斗目标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善高效、促进发展”的要求,强化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指挥体系、平台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积极营造完善高效的发展环境,为彰显招商引资“洼地效应”,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提供坚强保障。二、目标要求分年度目标:(各项指标以2008年为参照)20XX年为规范运行阶段,确定为“环境建设规范年”,主要针对发展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整顿。服务事项及时办结率明显提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20XX年为完善提高阶段,确定为“环境建设提高年”,主要对发展环境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做到单项工作有亮点、整体工作有突破,基本实现“五最”目标。服务事项及时办结率明显提高,损害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20XX年以后,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全面实现“五最”目标第1页共7页阶段,确保人民群众对发展环境满意率达98%以上,打造形成全省最佳投资环境。三、工作重点1、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巩固和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机关效能“十项制度”,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途径。严格“五条禁令”,即: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禁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严禁职能不清、推诿扯皮;严禁乱查乱收、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冷横硬推。落实“十个不准”,即:不准无故迟到、早退、旷工以及离岗、脱岗、串岗;不准工作时间从事非公务性活动;不准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推托应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准不思进取、混天度日;不准语言冷漠、态度蛮横、刁难服务对象;不准对企业商户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不准收人情税、关系费;不准铺张浪费、肆意挥霍;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或赠送的礼品。推进政务公开,除涉密事项外,各政府部门应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公示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本单位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审批事项、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事依据、办结时限、工作纪律、办事流程、监督投诉方式等制度性信息,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资源性信息,增加工作透明度。清理规范所有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设定的依据、项目名称、办理条件、办理单位等,凡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职能重叠的重新界定、职能交叉的明确责任单位。全面压缩所有审批项目的审批时限,清理、再造每个项目的办理流程,取消不必要环节。把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更名为县行政服务中心,所有应该进入中心的审批项目必须全部进驻,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授权窗口负责人履行审批职能,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流程。园区办要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派驻机构,为企业办事提供快捷通道。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招投标中心,对所有招投标项目集中运作,全程监督。县纪委、监察局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监察室,对各窗口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在有条件的乡镇成立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将乡建土管、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农业农经、信访服务、法律咨询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第2页共7页关的部门,统一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在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中,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