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教案二○一○年春教研室:机电工程教研室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设备管理》课次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讲设备与设备管理设备与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设备管理的体制本课程学习目标及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设备与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设备管理的体制等。教学重点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本课程学习目标及方法。教学难点无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拟留作业见本讲教案授课总结§1-1设备与设备管理一、设备1、设备的定义: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象形态和性质的物质资料。2、设备的性质:可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3、设备的作用与地位:(1).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技术基础。(2).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3).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重要因素。(4).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4、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5、现代设备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1).投资大。(2).维护费用高。(3).发生故障停机,经济损失大。(4).发生事故,后果严重。(5).设备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二、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概念: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2、设备管理的作用:(1).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2).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5).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3、设备管理的特点:(1).技术性(2).综合性(3).随机性(4).全员性§1-2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一、经验管理阶段特点:事后维修。二、科学管理阶段特点:计划预修。三、现代管理阶段特点:预防维修。四、未来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特点:预知维修。§1-3设备管理体制一、生产型企业组织结构概述二、生产型企业设备管理体制1、厂长:全面负责企业企业各项管理工作。2、设备厂长:专职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直接领导设备处(科、室)。3、设备处(科、室):负责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专业部门。4、车间主任:全面负责本车间各项管理工作。5、车间副主任(主管设备):全面负责本车间设备管理工作。6、基层设备管理组织形式:日本TPM的经验,在基层建立了生产操作工人参加的PM小组。其重要特点是打破了两种传统分工:一是生产操作工人与设备维修工人的分工;二是检修工人内部机械、电气的分工。§1-4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及方法一、学习的目标1、掌握设备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2、重点掌握设备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备件管理的基本内容、步骤、方法、目标。3、了解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4、能深刻认识设备状态管理的重要意义。二、学习的方法1、基本概念的掌握要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切忌死记硬背。2、建立设备管理清晰的脉络要先宏观后微观。3、注重专业知识在设备管理中的运用,并通过这些运用更进一步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思考题:1-1设备与设备管理的定义。1-2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教研室:机电工程教研室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设备管理》课次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二讲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程序设备规划的制定外购设备的选型与购置自制设备管理设备的借用与租赁设备安装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教学重点无教学难点无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拟留作业无授课总结§2-1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一、设备前期管理的概念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从规划开始到投产这一阶段的管理。二、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1、决定了全部寿命周期费用的90%,影响产品成本。2、决定了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系统功能,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决定了装备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影响装备效能和可利用率。三、设备前期管理的内容设备前期管理包括: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有关的设备投资,对设备的追加投资和更新改造等。§2-2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程序1、设备的规划和选型。2、维修资料和备件。3、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