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局工业经济发展方案一、实施“工业强乡镇”工程,提升“一区五园”发展水平责任单位:经贸局、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配合单位:国土资源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科技局、外经贸局、统计局工作要求:1、突出经济开发区工业主战场地位。20*年开发的1000亩地块所有企业全部投产,20*年拓展的1200亩地块所有企业开工建设,清理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闲置低效用地300亩以上。新增规上企业40家,实现销售98亿元,税收3.8亿元,外贸出口1.97亿美元。2、加大五个工业园的开发力度。*、*新拓展工业用地各300亩以上,马涧、*、横溪新增工业用地各100亩以上,清理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闲置低效用地300亩以上,经济密度提高10万元,达到70万元以上,工业税收增幅高于全市镇乡、街道平均水平10%以上。3、深入实施“工业强乡镇”工程,每月25日前召开镇乡、街道工业经济例会,通报全市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的年度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引导镇乡、街道引进培育特色产业,切实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加快上华、永昌、赤溪、诸葛、黄店、香溪、水亭工业功能园区或集中区建设,支持镇乡利用闲置用地建设标准厂房,构建企业孵化基地。二、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大工业性投入责任单位:经贸局配合单位:发改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外经贸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统计局、公安局(消防)、人行、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工作要求:1、继续深入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工业性投入的督查和考核。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30亿元以上,完成制造业投入29亿元以上。其中,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性投入15亿第1页共8页元,“五园”完成6亿元,其他镇乡、街道完成10亿元。2、全年实施55项总投资30亿元的市重点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入14亿元,建成投产39项。3、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排摸55项重点技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交办责任单位协调解决。4、认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举办1~2次银企合作洽谈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项目信贷支持。5、加大项目储备和包装力度,争取列入省重点工业项目6只以上,获得更多的省统筹指标及专项财政贴息。三、内外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责任单位:外经贸局、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工作要求:1、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企业45家,引进内资12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外资4500万美元。2、深化招商工作。由涉企部门和各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联合组建8~10支专业招商小分队,主动外出招商;积极开展以商引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在高档纺织、汽摩配、机电一体化、铜铝深加工等项目开展招商;抓好回归工程,引导和鼓励在外*籍人士返乡投资,特别要抓好20*年已签约项目的落户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筹建外地商会,开展重点招商活动,参加“东盟博览会”、“夏交会”、“哈洽会”、“浙洽会”等各类重大活动。3、完善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部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终身服务、终身考核制度,成立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小组,狠抓项目落实。4、优化项目预审。进一步完善项目预审程序、指标要求;推进已预审项目招拍挂程序的开展;对预审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密切掌握项目投资率、产出率和社会贡献率。四、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责任单位:外经贸局配合单位:人行(外管)、检验检疫*办事处、财政地税局、国税局、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第2页共8页工作要求:1、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5.01亿美元,其中出口4.77亿美元以上。全年新增自营出口主体30家以上,超千万美元的出口企业达10家以上。2、发挥*海关*联络处的作用,逐步增加联络处的服务内容,力争在企业出口报关、加工贸易业务审批等方面实现全覆盖。3、积极为企业到国内外参展搭建好平台。全年计划争抢广交会摊位60个,华交会摊位6个,境外参展展位40个。4、利用好*国际商会。搭建起*外经贸企业大服务平台。继续开展多层次的培训、讲座、报告等形式,不断增强外经贸企业人员正确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退税政策调整等局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5、全年创办企业驻境外办事窗口(办事处)3家,完成境外劳务输出200人次。五、继续推进中国织造名城建设责任单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