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汽车零组件产业分析一、台湾汽车零组件产业的发展现况台湾汽车工业历经半世纪的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尤其在台湾《汽车工业发展方案》实施之后,台湾汽车工业技术能力之提升特别明显,2001年的汽车产业产值约新台币2,500亿元,而至2003年已成长至3,500亿元,两年间成长率约40%。另外,台湾汽车零组件产业,也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并开创出新的局面,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的零组件供应中心,成效卓著。然而,展望未来,台湾汽车市场规模有限、市场逐渐饱和及加入WTO后汽车进口限制逐年松绑之情形下,如何推动台湾汽车工业持续蓬勃发展,并于国际汽车工业占有一席之地位,已成为台湾产官学各界关注的课题。目前台湾10家汽车厂旗下的代工(OEM)供货商约有300家左右,若加上第二级、第三级卫星厂(注1),以及供应售后维修体系的零组件供应厂商,台湾汽车零组件供应厂商约有2,800多家,其中赴大陆投资的厂商已超过200家。目前厂商大多已藉由局部制程自动化而发展出少量多样的弹性制造技术,质量亦已符合国际水平。然而,由于台湾汽车市场规模太小,生产制造较不具规模经济,使得台湾汽车零组件厂商配合整车OEM产销之市场相对受限,进而压缩零组件厂商的获利空间。由于原厂汽车零组件质量要求与管控较为严格,再加上运送的问题,因此,目前台湾汽车零组件厂商虽然也有些厂商切入国际大车厂的全球供应链原厂零件代工,但整体而言,市占率较大者仍以AM市场为主(注2)。台湾汽车零组件制造厂约供应全球85%~90%的AM市场零组件。图11994~2003年台湾汽车产值变动趋势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台湾汽车整车产业之总产值,近十年来约维持在1,300~1,900亿元之间,2002年为1,577亿元,2003年成长率达14.8%。汽车零组件产业之总产值,近十年则约维持在1,100~1,600亿元之间,2002年为1,551亿元,2003年成长率达8.1%。若以1994~2003年之复合平均成长率计算,汽车整车产业之成长率为1.1%,汽车零组件产业之成长率为4.5%,汽车零组件产业之成长远高于汽车整车产业之成长,主要是因为台湾汽车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而零组件厂商则因为不断投入研发及提升生产技术,产品已具国际竞争能力,因此能朝其它地区不断的扩大市场,产值因而不断增加。图21994~2003年台湾汽车零组件出口金额变动形势由于台湾汽车市场不大,又已成饱和状态,内需市场要再扩增不易,汽车零组件便以国际市场为发展重点,其中尤其着重售后服务之零组件市场,加上台湾汽车零件业具有少量多样、弹性制造之优势,因此,台湾汽车零组件每年外销金额均持续扩大。而且,根据工研院IEK统计,台湾汽车零组件2002年之外销比例已高达64.4%,2003年汽车零组件出口规模更高达1,077.8亿元,较2002年同期成长18.92%,2003年之外销比例接近七成,其中,主要出口国家以美国为主,出口规模达382.9亿元,占整体零件出口金额的35.52%。根据海关进出口资料及台湾车辆工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十年来的汽车零组件之外销金额呈稳定成长趋势,除1997~2000年受美国「StateFarm事件」(注3)冲击影响,发展较为停滞、造成外销负成长外,近几年来均创新高,2003年的汽车零组件外销已突破1,000亿新台币,较上年大幅上涨18%。显示台湾汽车零组件业者以其少量多样、弹性制造之利基,将发展重心由扩增不易的内需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发展的策略成功。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二、全球(含大陆)汽车产业供应体系的发展形势从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汽车已是相当成熟的产业,整个产业链的架构也很完整,不过,在获利及成本的压力下,近年来全球汽车代工市场的生态已逐渐在改变中。全球各大车厂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不再沿用过去一贯化生产的方式,整车厂汽车零组件的自制率不断降低,对于外部汽车零组件厂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结果,汽车零组件厂从单纯的零组件代工角色,一跃成为车厂的主要研发伙伴。整车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