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廉政防控总体方案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方案》(利办发〔2012〕20号)精神,结合我会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全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工作范围全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范围包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各部室。三、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一)准备工作(2012年5月下旬)1、组织领导。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总工会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会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其组成如下:2、宣传发动。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会议,进行广泛思想发动,促使全会干部明确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提高风险责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扎实推进阶段(2012年6-12月)1、依法清权确权(6月初—7月上旬)。根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全面清理、逐项确认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摸清职权底数,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针对每一项职权,优化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经研究确定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报经县法制办、编办审核备案后,在单位门户网站第1页共4页和政府网站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单位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职权进行清理、规范,明确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内部监督。2、查找廉政风险点(2012年7月中旬—8月中旬)。围绕规范权利运行,通过自己找、群众评、组织审等方式,深入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查找中应区别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岗位三个层次。3、评定风险等级(2012年8月下旬)。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对每一个廉政风险点逐一评估。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后,将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防范措施登记汇总,建立廉政风险点目录,并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和单位内部的监督。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4、制定防控措施(2012年9月份)。针对廉政风险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规定、政府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制定“一对一”的防控措施,特别要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规定和分权、示权、控权等方式来规范权力运行;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优化业务流程,确保程序规范;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抓好制度落实。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有一个风险点,就要有一个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二是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做到具体管用、切实可行;三是防控措施制定后,要制定岗位权力行使风险防控一览表。5、做出廉政承诺(2012年10月上旬)。结合各自的思想实际和岗位特点,按照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做出切实可行的廉政承诺,纳入廉政风险防控汇总表中,并认真践行承诺,自觉接受监督。6、规范行政裁量权(2012年10月中旬—10月底)。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重点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给付、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健全议事规第2页共4页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领域的裁量权基准制度,综合考评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科学划分裁量阶次,制定具体裁量标准和实施细则,避免执行的随意性。7、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贯穿始终)。深化党务公开、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