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科技工作汇报提纲20XX年0803XX市人民政府(2006年8月3日)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促进“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和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3.3亿元,增长1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9.3%、24.6%和10.3%。下面,就我市科技工作情况从三个方面作以汇报: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概况“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协作、解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积极推进国家镁质材料基地建设,形成了特色支柱产业。建设营口国家镁质材料基地,依靠科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我市创新科技工作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2002年12月,在省厅帮助下,科技部批准建立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经过三年多1的建设,2005年实现产值由2002年的85亿元增加到175亿元,增长1.05倍;出口创汇额由1.89亿美元增加到4亿美元,增长1.11倍;产品深加工率由30%增加到58%;产品品种由90种增加到16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比重由16%增加到28%,产品结构由单一耐火材料产品扩展到非耐材等领域,形成镁质耐火材料、镁基化工材料和镁质建筑材料、镁金属制品兼而有之的结构。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抢抓机遇。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科技部建设新材料基地信息,邀请国内专家对营口镁质材料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召开国家镁质非金属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对镁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12月国家科技第1页共18页部批准建立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基地。现在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金质招牌,对镁质材料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资源的集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政策引导。制定了《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意见》,用产业政策规范产业行为指导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组织实施镁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基地建设目标,明确了部门和地区的任务与责任,制定了优惠政策。三是规划引路。为引领镁质材料产业科学发展,把国家镁质材料基地建设引向深入,2004年底,在省科技厅的倡导和帮助下,我们积极筹划在营口国家镁质材料基地核心区建设大石桥镁质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园2区为示范,为产业发展引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该园区进行了规划,园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分为研发孵化区、产业区和综合服务区,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进入实施阶段。四是项目牵动。2004年,营口镁基地“镁质高档耐材及非耐材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子课题,在科技部和省厅的资助下,有关院校积极配合,推动骨干企业完成了11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解决了7项关键技术,建立了6个技术中心,建成了17条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13项,制定企业标准10个。通过这个专项的实施,镁质材料深加工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专题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五是科技服务。先后组织承办了营口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专项对接会、博览会,邀请33所大专院校、75家国内外客商开展了对接洽谈、高层论坛、招商引资等活动。通过科技协作,合作开发引进新产品70项,解决技术难题25项。加强了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辽宁青花镁质材料研究院、东北大学大石桥镁质材料研究院等6个研发中心已初具规模。同时还加大了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各类科技投入资金达2000万元。由此,引导带动企业加大了投入,三年企业共投入12.5亿元。六是广泛宣传。我们不失时机地在《科技日报》、《辽宁日报》、《中国冶金报》等报刊开辟专版,宣传营口镁质材料产业。制作了对外宣传画册、光盘和招商材料,在国家和省组织的第2页共18页3各项活动中宣传,又通过日本三幸公司向日本等国家进行宣传和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广泛地宣传,提升了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