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用建筑的一般知识建筑物,通常又称“建筑”,是指人们从事工作、生活和活动用的房屋和场所,其中,主要是房屋。建筑物是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文化艺术传统。自从人类能够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和空间,以满足生存需要,并获精神上的满足。1.1.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一般的民用建筑是由基础、墙体、梁、柱、楼地面、楼梯、门窗、屋盖等主要构件组成。这些构件的作用和功能不尽相同,从构件所起的主要作用上看,它们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承重构件。如基础、梁、柱、承重墙、楼地面等。这类构件在房屋建筑中相互支承,直接或间接地承受建筑物上的各种荷载,所以也称之为“主体结构”。第二类:围护分隔构件。如部分内外墙体、门窗等。这类构件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大自然中各种不良因素对房屋内部的干扰。以及采光、通风、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等。第三类:装饰构件。如吊顶,各种线条、门窗套等能满足感观需求的构件。它能美化房屋建筑,弥补建筑物存在的缺陷。1.2.民用建筑的分类(1)以住宅的层数为标准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2)以住宅的平面布局为标准可分为:点式(塔式、墩式)、条式(板式)住宅。(3)以住宅设计特点为标准可分为:内廊式住宅、外廊式住宅、退台式住宅、跃复式住宅、错层(跃复)式住宅、复式住宅。(4)以住宅承重结构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为标准可分为:砖混结构住宅、大模板结构住宅、框架轻板结构住宅、简单结构住宅。(5)以住宅的用途和功能为标准可分为:普通住宅、青老年住宅、别墅式住宅。1.3.民用建筑的结构类型1.3.1.结构用材根据结构用材的不同,民用建筑的结构可划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和木结构。一般的多层宅多用混合结构,即用砖墙作垂直受力构件,而楼面、楼梯等水平构件则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分成现浇和预制两种,现浇混凝土灵活性大、整体性强,防水防渗性能好,但施工速度较漫。1.3.2.结构受力和构造特点根据结构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民用建筑的结构可划分为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式结构、筒式结构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五种基本类型。一般多层住宅用承重墙结构,高层住宅(电梯公寓)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1.4.民用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为:特等、甲等、乙等、丙等、丁等五类。高级居住建筑为甲等,中级居住建筑为乙等。根据耐久年限的不同可分为一级(100年以上,重要建筑),二级(50~100年,一般性建筑),三级(25~50年,次要建筑),四级(15年以下,临时性建筑)。一般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但具体使用年限受政策及环境影响大。1.5.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某一地区按可能所受地震影响而确定设防烈度,设防烈度由国家颁布法规性文件确定。设防烈度分成1°~12°,6°以上地区为地震区,成都为7°设防地区,建筑物都应进行抗震设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及筒式结构抗震性能较好,砖混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对于砖混结构,一般是从房屋体型、平面布置及结构措施等几方面来考虑抗震,具体的结构措施有设置圈梁、构造柱,限制横墙间距和墙体某些局部尺寸等,目前多层住宅楼除按抗震规范设计外,还需报建委抗震办审批。1.6.住宅的配套除小区环境配套以外,住宅本身配套是否完善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房屋的使用性能。这些配套包括以下几个系统:(6)上下水系统。涉及厨房、卫生间、洗衣位,另外还包括热水供应。排水系统与防水问题紧密相关,一些新的排水方法可有效解决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漏水、渗水问题。(7)配电系统。包括照明及各种电器配电,常用三回路:空调、电器、照明,配电系统是否完善可靠包括每户配电量,线路用线规格、品质,开关、插座品质及是否到位、充足。(8)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单元防盗系统和进户防盗门。(9)通讯电视及智能网络系统。(10)燃气系统。1.7.住宅的装修标准住宅的装修标准按以下几方面考虑:(11)外墙:色彩及材质。(12)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