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可控”,就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认识和把握的,指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达到受控状态。“在控”,是指影响安全生产的所有要素均在受控之中。就是要求把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因素都进行在线控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管理、控制和解决,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和受控状态。“能控”就是所有人员对可控在控的正确态度,有信心做到可控在控在安全生产(施工)中如何实现可控、在控、能控,主要从源头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事故根源,才能确保实现可控、在控、能控。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及预防措施1、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主要形式有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三种。习惯性违章操作是指比较具体的违反了安全规定动作和做法,如:戴手套抡大锤、带负荷拉闸等;习惯性违章作业是指违反了作业的方法、程序、范围或条件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等规定的系列行为,如:使用有故障的设备、恶劣天气高处作业等。习惯性违章指挥是指单位负责人(或作业负责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制度指挥他人作业或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如:明知有危险而强令员工冒险作业的行为;对员工隐瞒不安全因素,为采取安全措施就令员工作业的行为等。2、预防措施(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2)加强作业监护,及时提醒,第一时间避免违章出现(3)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消除违章行为(4)加大处罚力度,反“三违”(5)以人为本,通过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氛围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存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例如设备功能上该有联锁装置的没有安装;强度不够,如机械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用的绳索吊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容易断裂;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带“病”动转,超负荷运转;有故障(隐患)未予以及时修复等。②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限位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设备未接地,绝缘不良,无消声系统等;还有防护不当等情况。③作业场不符合安全要求。没有安全通道,作业场所犯狭窄、场地杂乱;物件堆置的方式或放置的位置不当;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等。④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配备缺少或有缺陷;缺乏具体使用规定。⑤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作业环境的照明太暗或太亮,通风换气差;作业环境的道路、交通的缺陷,噪声太大;作业环境存在风、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等。2、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机械、工器具检查、维修保养,确保机具安全(2)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确保“六化“落实(3)完善作业环境,给作业者合格的作业环境(4)加强安全投入,以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安全条件(5)从设计入手,做到本质安全。三、确保安全生产(施工)可控、在控、能控的主要管理措施1、落实完善的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执行各项制度的有力保障。施工企业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其次,主管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使全局安全与生产工作一盘棋;最后,要加强监督管理,重在落实,真正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实际工作中项目部与施工班组、施工班组与施工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表面看,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实际上缺少监督与检查考核,各级安全责任并没有真正落实。只是发生事故时作为责任处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是否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起到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