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楼预防突发事件疏散演练方案苦竹中学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本方案适用范围(1)由于建筑质量造成教学楼出现坍塌时;(2)教学楼内发生火灾时;(3)地震、空袭、爆炸等灾害发生时;(4)其他不可预知预测的危机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三、疏散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以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为本,尽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2、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的原则。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自救,尽可能减轻伤亡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应及时向公安、消防以及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生产自救。四、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1、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行政领导和相关人员参与的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对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根据情况分析制定适合本校情况的落实工作方案;负责安排、审查疏散的演练工作方案,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出现的问题;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时的救助、联系、协调等工作。2、以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成立相关的组织工作机构,分别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组织管理、对外联络、紧急救治等工作机制,确保各工作机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转。第1页共4页(1)安全保卫组。由政教处负责落实,政教处、总务处协调和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通道的维护,进入校园人员的监督,食品、水、电、通信以及物资的供应等,并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救助,维护现场秩序。(2)宣传教育组。由政教处负责落实,年级主任、班主任参与。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在紧急情况下协同学校做好学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3)组织管理组。由教务处负责协调体育组进行落实,全体教师参与。任课教师负责及时组织学生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危险区域,体育组做好安全区域内(集结场地)的人员管理、调动工作,并协助班主任统计人数,及时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4)对外联络组。学校办公室负责做好与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协作单位、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汇报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的进程等。(5)医疗救助组。由总务处、工会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成立医疗救助小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同时做好急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向县人民医院求助,做好重伤员的治疗;负责对灾后地区的疫情监控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五、紧急情况下疏散工作的实施预案(一)疏散的原则:进行疏散撤离时,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本着“安全快速、就近撤离”的原则马上撤离危险区域,到指定安全区域集结。(二)疏散的路线与要求当灾害发生时以学生所在教室位置确定疏散路线。学校各年级根据班级位置和学生人数的实际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制作疏散线路图。(三)集结的位置与要求学生撤离教学楼后应迅速到教学楼后空白地带(贴彩砖处)集结。集结后班干部要认真核对人数,检查伤病情况,并及时将准确情况向现场指挥人员汇报。(四)紧急疏散的启动第2页共4页1、为了提高疏散的熟练性,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安排演练时可启动紧急疏散程序。2、当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由学校发出警报,启动紧急疏散程序。(五)疏散时师生职责及要求1、教职工职责(1)任课教师。正在上课的教师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迅速组织学生离开教室,按照指定的线路撤往安全地带。在撤离过程中,紧靠楼梯的两个班级任课老师在楼梯口处维持秩序。如果发现有拥堵现象,应及时将指挥、疏导。(2)班主任。紧急疏散信号发布时,未在班级上课的班主任老师,听到信号后,应立即前往自己所在班级,与上课教师共同组织学生疏散转移;在其他班级上课的班主任老师,首先应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