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办法(试行)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特制定我市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办法。绩效评价是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六项功能机制”之一,旨在通过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绩效的检测评价,反映现状,确立导向,推动工作落实。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内容,对各项工作绩效进行测评、分析,从而检测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推动全市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目标要求。以社会公众为评价主体,调查检测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的绩效状况,全面考察社会各个层面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满意度和信心度,从而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促进和保证作用。二、评价对象和适应范围(一)全市性反腐倡廉建设绩效民意调查。(二)各县(市、区)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自查。(三)重点是对各县(市、区)、市直机关各部门(单位)党风政风行风的检测评价。三、评价内容和指标设置(一)评价内容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中央《工作规划》、省《实施办法》、市《实施方案》为主要内容,检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工作绩效状况。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与作风建设;2、机关效能与政风行风建设;3、改革创新与制度建设;4、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二)指标设置指标项目包括总体评价(主观方面)、具体事项(客观方面)、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等内容,以具体事项的评价为主。调查问卷的测评项目为动态性指标,运用时根据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发展不断调整和补充。具体指标项目详见附件一至四。四、评价方法和结果运用(一)评价方法1、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社会公众,其中包括:国家公务人员(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各类商务人员(企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基层群众(街道、社区、乡村群众)。2、评价方式。设计公务人员、商务人员、城镇居民、农民群众四类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电话辅助计算机调查为主要方式进行。在内容上有总体调查或专题调查,范围上有全面调查或局部(抽样)调查,时限上有年度调查或阶段性调查。调查问卷由市纪委设计,委托赣州调查队采取随机抽样等方式进行,问卷回收后由调查队将调查数据送市纪委,由市纪委作综合分析。3、组织实施。全市性的调查评价活动由市纪委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等工作。各县(市、区)可依照本办法自行组织对本地区反腐倡廉工作绩效进行检测评价。(二)结果运用1、分析现状,把握形势。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客观分析并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编发绩效评价情况通报,向被调查单位反馈评价结果,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反腐倡廉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促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发现问题,及时预警。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测评,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促进工作落实。将评价机制与预警机制结合起来,认真梳理绩效测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就存在问题向相关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引起重视。3、跟踪督办,促进整改。针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改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对绩效测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实施跟踪督办,并适时通报整改情况。附件一:公务人员调查问卷附件二:商务人员调查问卷附件三:城镇居民调查问卷附件四:农民群众调查问卷中共赣州市纪委赣州市监察局2009年11月23日附件一:赣州市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公务人员调查问卷背景资料您所在地区:市/县(市、区)您的身份:□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员您的年龄:□18—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您的职级:□一般干部□科级干部□县级干部□市级干部调查内容1、您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