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岗位评估的指标和标准【本讲重点】岗位评估指标和标准岗位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确定方法岗位评估指标和标准岗位评估指标的概念和原则1.岗位评估指标的概念岗位评估指标是根据岗位评估的要求,对影响岗位诸因素的指标化。指标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的统一。指标名称概括了事务的性质,指标数值反映了事务的数量特征。2.确定岗位评估指标的原则◎实用性。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全面体现岗位劳动的特点。◎可评价性。确定的指标能运用目前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评定测定,能定量化或数量化。◎相关性。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与企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特点。◎价值性。确定的评价指标能为企业的劳动管理和劳动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完整性。对影响岗位劳动诸因素的选择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岗位评估标准的概念和原则1.岗位评估标准的概念岗位评估标准是根据岗位评估的要求,把影响岗位诸因素规则化,是评估者在岗位评估过程中据以对评估对象进行判断的准则。2.制定岗位评估标准的原则【案例】某水泥厂在制定“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这个指标的评级标准时,原定第7级的评价依据为“无规律,概率大……”。“无规律,概率大”是个模糊概念,不便于评定。经过专家讨论后改为“事故发生率大,难预防……”。这样给评级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在第一等级岗位评级依据是“基本不需要什么知识”。后来有人提出“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知识”这个提法不太妥当,容易使人误解。经专家们再次讨论改为“具备一般知识即可胜任的岗位”,是员工容易接受这种说法。第8讲在职培训的安排【本讲重点】新进人员的前期培训新进人员的在职培训如何建立在职培训体系新进人员的前期培训1.培训的必要性对新进人员进行前期培训是极为重要的。作为部门经理,招进一位新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要为这位新人尽一些责任。培训是新人进入企业时极为迫切的要求。然而,根据调查统计,有50%左右的国内企业并没有做岗前培训规划。在这一情况下,部门经理对自己部门新进人员就要做好岗前培训设计,因为研究表明,一位新人到公司之后大概有一段危险期。这个危险期包含三个时段:第一天的感觉如何,一个星期之后感觉如何,一个月之后感觉如何。例如,第一天就常常会发生如下的情形:上面的情况并不少见,严重影响了新员工对公司的印象,甚至会动摇其继续在公司工作的厚望,对此,部门经理应该特别注意,最好要做一些准备。2.部门经理的准备工作◆介绍新员工把新进人员的基本资料拿出来向部门内部作介绍。新同事的背景资料和报道时间等基本情况可以让现有同事了解。◆确定工作指导员确定新进人员入职后的工作指导员。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在部门内部给他找个师傅。必须指定一位资深人员辅导新进员工,公司的情形、生活上的需求等都可以由指导员协助。◆制订工作学习日程表要排出新进人员第一周的工作学习日程表。因为新员工一般是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到新公司的,期望能得到系统的学习机会,所以部门经理最好为他准备好一周的工作学习安排。例如上午安排他参加公司的会议或由指导员带他去拜访客户,下午把上午的观察结果写成报告,然后与指导员或经理讨论,了解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如果第一周有比较集中而且完整的学习日程表,新员工心中就会感到非常踏实,觉得这是一个有制度、能够栽培新人的企业。◆及时沟通新进人员要有与部门员工及经理沟通的机会。应该让新员工在刚进公司的这段时间与部门同事或者工作上有联系的同事进行互动交流。一般而言,一周之后新员工对工作环境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安排他去见一下相关的合作部门,让他了解将来工作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状况。作为非人力资源经理,也应该安排与新进人员面谈的时间,了解新员工一周以来的工作学习效果。此后对新员工的工作就转入在职培训阶段。【自检】一些企业,新进人员前期培训的做法一般是把员工集中在课堂上,然后给员工讲解一些企业的情况。这种做法常常流于形式,使得岗前培训的效果特别差。请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